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先进制造技术  »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融合 重塑制造业格局

2016/12/14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郝秋红      
关键字:增材制造  3D打印  混合制造  传统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其本质并不是为了颠覆传统制造,只是通过一种新型的模式来更好地为传统制造服务。加强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技术的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是未来制造方式的趋势所在。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新制造技术。很多媒体将3D打印誉为无所不能,似乎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示着传统制造技术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何为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即通过逐渐增加材料的方法实现制造的过程。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是“减材制造”,在其制造过程中材料逐渐减少;锻造、铸造、粉末冶金等热加工方法,可粗略地看作是“等材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F42国际委员会对增材制造的定义是: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模型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物体的过程,相对于减法制造,它通常是逐层累加的过程。3D打印是指采用打印头、喷嘴或其他打印技术沉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尽管3D打印也常用来表示“增材制造”技术,但它通常指相对价格或总体功能低端的增材制造设备。

图1 激光增材制造原理

图1 激光增材制造原理

增材制造PK传统制造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优势尽显,如: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成本;设计空间无限;减少废弃副产品;材料无限组合等等。被堪称为制造工艺的颠覆性创新。但增材制造技术在具备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表1 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对比

表1 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对比

理性认识增材制造 加强两种制造方式的融合

    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各有千秋,业内专家呼吁应该理性认识增材制造技术,尽管作为一种变革性的制造新技术,增材制造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与传统制造技术同为制造成员,各有所长。e-works认为,加强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技术的融合,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度与效率。

    如将金属3D打印(选择性激光烧结:借助激光束将混有粘结剂的金属粉末烧结成零件,缺点是表面质量较差)与铣削加工中心集成,无需电加工就能造出具有深沟、薄壁且结构形状复杂的高精度模具,颠覆传统模具制造的概念和工艺方法。两种制造方法集成交替进行,发挥各自优势,既保持叠层制造的特点(可构建复杂零件)又克服了薄壁、深沟难以加工和工件表面粗糙问题。

    而且金属3D打印(如激光烧结)的模具表面粗糙度大,需后续精加工才可使用。而金属3D打印(激光烧结)与铣削集成加工的模具表面粗糙度小,可直接应用。

图2 集成增材制造和纯3D打印的比较 纯3D打印(左) 集成增材制造(右)

图2 集成增材制造和纯3D打印的比较 纯3D打印(左) 集成增材制造(右)

    除此以外,还有激光堆焊3D打印和铣削混合加工以及超声3D打印与铣削混合加工方式。(案例来源:同济大学张曙教授)

图3 激光烧结和铣削混合加工的效益对比

图3 激光烧结和铣削混合加工的效益对比

重塑制造业格局

    1)变革制造企业的设计理念。增材制造给企业的设计者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打破了零件设计固有流程。借助增材制造技术,好创意可以短时间里变为现实。而两种制造方式的融合可以更加高质高效地制造产品。

    2)个性化定制成为新宠。在没有明显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生产几何形状几乎不受限制的三维产品。所以该技术会对需要定制、设计复杂、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3)多样化的制造方式并存。增材制造,改变了只能依靠传统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的格局,未来,增材制造、传统制造(等材制造、减材制造)、混合制造(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方法结合)三种制造方式并存,助力制造业发展

    4)抓住“混合机床”新商机。结合增材制造和传统制造的优势,机床制造商开始开发混合机床。如,德马吉森精机(DMG MORI)研制的的激光沉积焊接(增材制造的一种加工方式)和铣削结合的混合机床Lasertec 65 3D。

    总之,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其本质并不是为了颠覆传统制造,只是通过一种新型的模式来更好地为传统制造服务。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融为一体,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材料的废弃率,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过去因传统加工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产品制造变为可能,可以大大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简化产品设计,是未来制造发展的趋势所在。

责任编辑:郝秋红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