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其他栏目  »  优秀CIO参评内容

李立 南京中车浦镇工业物流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2018/1/25        作者:e-works整理      
关键字:CEO评选  e-works年度盘点  智能制造  李立  
本文为“2017年度中国制造业杰出暨优秀CE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大中型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EO。
    一、企业简介
 
    南京中车浦镇工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物流)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镇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坐落在南京工业科技产业园。公司主要业务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内软件、硬件技术开发与集成、智能设备设计与生产等,已为全国80多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服务网络覆盖了江苏、河北、辽宁、广州、山西、上海等多个省市。现有员工175人,其中高级物流师8人,中级物流师45人,高级管理师3人,管理师7人。2017年产值达7580.06万元。公司已研发完成、在研发的主要项目产品有16个,获得专利权、著作权2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级、江苏省级和集团内部的创新奖项。2018年的世界智能制造展会上获得当届展会的最佳展示奖。为浦镇公司量身定制的智能工厂建设内容包括了供应链管理、循环取料、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能质量、智能运营等各个领域。工业物流为浦镇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工厂的成果,被知名培训机构当成标杆每年进行超过10批500人次的培训,每年接待300余批4000余人次的参观。
1
    图1 南京中车浦镇工业物流有限公司 
 
    二、CEO简介
 
    1、个人经历
 
    李立,1977年6月出生,2014年担任南京中车浦镇工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立从事质量及生产管理工作18年,精益生产10年,先后在中国中车浦镇公司担任质量管理部部长、制造部部长、副总工程师、城轨公司副总经理,浦镇公司副总经理,工业物流公司董事长,中车数字公司董事长,从事过多年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精益生产和物流管理、智能制造、智能运营的推进设计工作。
 
    李立在近18年的企业活动中,全面负责公司内部和供应商的人员的质量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编写,精益质量体系或现场管理体系的制定,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实施推广;此外也经常代表公司在国内的生产管理研讨交流会和精益交流会上介绍经验;作为样板标杆工厂的负责人,多次向国内外和集团内外的参观者介绍公司精益管理开展的先进经验,受到积极肯定和赞扬,并受邀去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进行精益改善项目指导和供应商精益发展专题的报告。
 
    此外,从2004年开始,李立先后牵头负责过公司ISO 9001标准修订、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SO14001、OHSMS18001、15085焊接管理体系、10012计量管理体系和17025实验室认可等专项工作。获得了IRIS内审员证书、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资格证书、质量管理体系外审员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员证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外审员证书。由李立编写的《基于工位制节拍化的精益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应用》获得中国中车第六届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得中国铁道企业第二十届管理创新科技成果一等奖,《轨道交通制造企业基于精益的智能化物流管理》获得第二十三届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1
    图2 南京中车浦镇工业物流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李立
 
    三、近几年来对企业转型发展所采取的举措
 
    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工业物流公司成立的背景公司浦镇车辆公司。正是李立对浦镇公司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将浦镇公司的物流、生产等从原先传统落后的局面,打造成为中车集团内部的智能制造领域内的标杆企业。先进的管理现场吸引了众多集团内外的企业前来参观与交流,为各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注入了强行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其他企业,他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之上,于2014年成立工业物流公司,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内的成果对外输出,为更多的制造型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
 
    1.勇担物流管理改革重任。李立在浦镇公司物流管理严重制约着生产的局势下,被临危受命,独自撑起物流管理的改革重担。当时的生产已经执行工位制,但是传统的领料制却无法满足工位制的下的节拍,经常出现因缺料而生产停滞,对客户订单的交付率难以具有市场竞争力。李立提出,物流要注重“流”,打破传统的领料制,替换为“配送制”,由生产拉动物流。配送的节拍与生产节拍保持一致,为了达到配送的3.5小时的节拍要求,他大胆地提出变革,改变原有按物料属性的仓储模式,替换为按项目、工位制的存储模式,由此实现了从物料存储到生产现场的工位制、节拍化、套餐式的配送。在精益管理效果呈现的基础之上,李立认为智能制造是必然的趋势,对物流管理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平台的搭建,并引入当前社会上比较适用的垂直立体仓库、AGV等硬件设备,通过软硬件集合技术,实现物流存储及配送的自动化。
 
    2.打造智能制造全程服务。当工业物流公司成立之后,李立对公司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仓储物流,于是在涉及智能制造全流程的各领域内先后成立了六项目组: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能质量、智能供应链、智能运营、智能硬件等。各项目组必须在各领域内,研发出与制造型企业高度匹配的管理系统及实现系统与智能设备的集成,极大地扩宽公司的市场领域。
 
    3.创造智慧物流全新模式。李立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的前沿者,时刻关注了制造的升级改善问题及难点。在2017年,更是新颖地提出了“共享包装”运营模式,并已开始了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实地服务网络的建设,结合自主研发的“循环取料”等平台,已成为中车集团内部2018年全面推广的“智慧物流”标准模板。
 
    四、近几年来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进展
 
    随着工业物流公司的成立,公司主要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整套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服务。近几年随着国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政策的促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工厂蓝图的规划与实施。公司从物流领域衍生至供应链前端、质量管控、智能制造、智能运营等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智能制造领域。
 
    公司以浦镇公司的制造现场为试验田,在为其提供完善的第三方物流托管服务外,从实际的生产入手,先后成立了智能制造、智能质量、智能供应链、智能硬件技术、智能运营等多个项目工作组,进行相关领域内的平台研发。截止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物流MES系统、智能制造MES系统、智能质量QMIS系统、循环取料平台、共享包装平台等已经在浦镇公司内及社会上其他企业陆续上线运行,对外进行项目输出。
 
    其中为中航西飞集团提供的自动库、智能微库等自动化硬件设备及物流管理平台,提高了其物流自动化管理水平,项目的成功实施正在西飞集团内部进行扩展。基于“动作编码+资源”原理而设计的智能制造MES系统,为装配型人员生产作业提供了全新的工艺设计平台和生产现场管控工具。该MES系统成功为浦镇公司总装生产车间打造了一个“数智工位”。此外MES系统正在沈阳的一家军工企业处于实施阶段。供应链协同平台、循环取料及共享包装围绕着浦镇公司此主机厂正在不断地整合其供应商资源,实现了运输资源共享、包装资源共享、信息高度协同。
1
    图3 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
 
    五、对智能制造的感悟和观点
 
    作为知名工业物流公司的CEO,李立认为,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改革升级的利好政策下,每一个制造型企业都有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针对自己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智能制造升级的规划设计。未来是数字化、信息化的交互时代,互联网技术、先进的智能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整体的局势就是,现在不寻求改变,就是在落后,等到市场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后,再着手改变的企业已分不到市场的蛋糕,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
 
    当然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的课题,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国家、整个世界面临发展下的重大挑战。智能制造应该根据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企业分步实施,首先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需从精益管理导入实施,实现作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并基于项目执行对全流程管理模型进行梳理固化,然后再开展数字化实践应用。应通过MES系统实现数字化精益物流、以及通过工艺的数字化、信息化为核心落实数字化制造。精益制造是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基于信息化理念下的流程再造是关键,否则智能制造就是空中楼阁。
 
    目前公司的精益化物流是即将落户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项目,下一步,这个智能物流平台将为园区企业提供精益化,高效率的物流仓储服务,加速园区产业发展。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中车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非常重视智能化建设,正在从精益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通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的方式,不断探索智能制造之路。公司还将致力于搭建中国人自己的“中车工业数字平台”,让智能物流向智能制造和智能运营延伸。
责任编辑:吴丽萍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