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产品创新数字化(PLM)  »  CAI

浅谈我国传感器行业面临的研发创新问题

2017/3/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关键字:传感器行  研发创新  
近年来,全球传感器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引领了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其未来的产业增速有望达到30%。

    传感器也逐渐渗透到国防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从传统的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等领域逐步向军事工程、航天技术、医疗、环保、气象等电子设备领域迅速蔓延,其应用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新领域所用传感器已经占据市场15%左右的份额。

    由于传感器具有品种多、批量少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有12大类、42小类、6000多品种,2万多种规格,产品规格多,应用分散,如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需要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

传感器已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方方面面

图1 传感器已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方方面面

电流、温度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图2 电流、温度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自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进行突破,涉及到标准、工程、试点示范等多个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普及数字化工厂,建立试点示范车间都不可能离开传感器的应用,而我国传感器自身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导致智能制造的推广不得不大量采购国外传感器。

    传感器国际寡头垄断,我国严重依赖进口。全球传感器资源出现像寡头垄断聚集的趋势,国外大型企业主导传感器市场,近年来,以霍尼韦尔、西门子、ABB等为代表的国际传感器巨头通过兼并重组和国际协作,抱团抢占传感器高低,并加速从高端市场扩展至中低端市场,垄断态势日益显现。

    转而放眼我国,目前,国内传感器企业虽然众多,但大部分属于小微企业,核心技术少,创新能力弱,如国内一般将国外样品(样机)进行分析测绘,充其量有点集成创新,基本属于“克隆”,新原理开发和新器件研发属于凤毛麟角。

    另外,国内传感器产品系列不全,高端、高精度产品大量进口,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差距较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如高精度、高稳定的低微差压传感器(量程≦1KPa),高差压、高静压传感器(量程≧3MPa、静压≧60MPa),国内尚不具备供货能力,基本依靠国外进口。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传感器在研发、工程化以及实现规模化生产时,要求高强度、连续性投资。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国家可加强顶层设计,增加工业强基专项资金投入,围绕敏感材料、光学玻璃、MEMS工艺、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实施链式突破,以主机整机带动传感器发展,争取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逐渐突破传感器制约因素。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