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越来越短,企业需要研发、制造更多的产品,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工具和研发过程管理方面已经应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但是在产品的工艺设计、工艺验证与工艺管理等指导工厂“如何制造”的环节,信息化应用还相对薄弱。制造企业在解决了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之后,工艺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应用热点。而推进数字化制造的核心即是打通工艺设计、工艺管理、工艺验证和工艺执行(MES)。
近年来,Siemens PLM Software和达索系统两大PLM巨头,从未停下深化拓展其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步伐。2011年年初,Siemens PLM Software再次推出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Tecnomatix 9版本,除了增强在工艺规划、机器人仿真及虚拟试运行应用领域的诸多新增功能,提供了一个旨在帮助企业提升规划和制造效率的完整和强大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达索系统并购了MES软件Intercim,从而使DELMIA的数字化制造实现了闭环,实现了与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的互动。
国内厂商开目、天河、艾克斯特也力推工艺和数字化制造方案。天河推出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制造协同平台T5,提供了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和仿真优化的功能;开目公司于11年3月,隆重发布的三维可视化装配工艺规划软件“KMAPS4.0”、三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软件“KMMPS2.0,也展现了其要突出工艺规划与制造方面优势的产品战略;2011年9月,艾克斯特以“四剑齐发,剑指数字化制造及维修市场”为主题,推出了四大覆盖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即包括全新研发的Extech MPMS数字化制造规划管理平台,并向外界了昭示了Extech征战数字化制造市场的决心。
除此之外,专注于数字制造某一单元技术提供的部分厂商也较活跃。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CAM厂商,DELCAM在中国市场具有领先优势,不仅深耕模具行业应用,而且在机械产品加工和制鞋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它值得关注的CAM厂商还包括CIMATRON、OPENMIND、SESCOI(产品名是Work NC)、ESPRIT、MASTERCAM、EDGE CAM等。数控仿真领域仍然是CGTECH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而法国SPRING公司则也切入了该市场。
伴随着PLM厂商对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大力推进,部分制造企业也加强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探索与尝试。例如,电子科技集团29所等企业已成功应用开目的三维CAPP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实现装配仿真,还可以自动生成装配工艺卡;东方重机借助于天河软件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在工艺设计、自动化汇总、工艺管理、企业级协同应用、SAP集成等方面完成了实施应用,从工艺部门的日常工作平台逐步发展成企业级的生产技术准备协同工作平台。
另外,西门子的Teamcenter Manufcturing也成为企业关注的工艺设计与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将工艺路线用类似结构树的方式进行管理,有利于实现工艺信息的管理和变更,已在中联重科等企业得到应用,反响良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e-works发布了数字化制造白皮书,将数字化制造(Digital Manufacturing)定义为:连结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它通过一系列工厂、工艺设计及管理工具,仿真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在实际产品制造之前用可视化的方式规划和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方案。作为涵盖工艺规划、工艺设计、工艺仿真、工艺管理的技术领域,包括了CAPP、CAM、车间仿真等相关技术。
e-works认为,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制造业从整体上提升制造能力,提升制造质量、精度和产品的可靠性等方面,正是一剂良方。因此,数字化制造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广阔。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市场,也将在未来十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将迅速实现“跨越鸿沟”,通过早期应用该技术的少数先行企业的示范,未来一定会在广大制造企业中实现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