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企业管理  »  研发管理

聚光科技全寿期产品及研发管理一体化平台

2016/1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关键字:PLM  研发管理  
本文结合聚光科技所在行业及企业研发管理特点,从信息化建设需求和目标规划出发,通过分析聚光科技研发管理、产品特点和信息化平台规划蓝图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聚光科技利用PLM一体化平台在应用上取得的创新点。

一.企业基本情况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是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国际新一代光电测量技术、过程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研发生产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光电测量产品。通过短短七年时间的快速发展,聚光科技已成为中国分析仪器和环保监测仪器行业龙头企业,获得了ISO9001:2000、ISO140001:2000、ISO270001:2005认证,在杭州总部、北京、无锡都设有研发中心及研究院。聚光科技已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并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强”、“中国最佳100新产品企业”、“全国企业自主创新优秀奖”、“中国企业改革全国示范单位”、“中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强”、“新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排名第五),连续三届上榜“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百强榜”,2010年更荣登排行榜第三位。

二.产品及研发特点分析

    聚光科技产品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产品线及产品型号多,产品由光机电一体及相关软件集成组成,多以面向行业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具有电子及离散制造行业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的特点。

    1.组织构架以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管理中心为管理目标,以产品线为单元,采取工作组、角色和人员组合的强矩阵型管理模式;

    2.研发体系采取IPD+CMMI设计方法和管理思想,主要是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团队协同开发;

    3.产品种类、规格型号多,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物料清单料件众多,结构复杂,对电子元器件分类及参数管理要求严格,研发上非常关注关键器件的选型和认证;

    4.产品复杂,产品由光、机、电、软组成,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对产品集成性开发和协同管理要求高;

    5.在产品结构组建及管理方式上有别于机械制造产品,对硬件单板电路设计部分管理要求高,如元器件属性、所处的坐标和位置的管理,软件版本与硬件版本的集成性,结构部分与硬件部分的集成性等;

    6.采取基于市场驱动的集成产品开发模式,新产品开发分为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和发布五个阶段,产品制造分为样机、试生产、量产三个阶段,产品技术状态动态变化,技术资料的生命周期管理显得很重要。

三.聚光科技信息化蓝图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流程优化与企业内外信息交流,成了企业新的竞争方式。信息化实施水平的高低,也开始成为决定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成败的重要元素,基于这些考虑,聚光科技高管们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行业特点、企业自身特点、产品研发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信息化建设全局等方面出发,以研发管理为核心平台基础,在企业普及研发创新的概念和意识,采取以市场驱动的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项目研发管理体系,并借助信息系统来支撑体系的运行和管理。所以,聚光科技于2003年就开始着手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平台、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和企业技术管理信息化平台(PLM/ERP等)。

    聚光科技信息化蓝图规划如图1所示,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CAD/PLM平台和ERP/CSS(在原CRM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客户服务支持系统)平台两条主线,结合专业的企业权限管理软件,从而不断的提升聚光科技信息化水平。通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推广应用,聚光科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顺利的实现了“甩图纸”和“甩账本”的目标,还通过EIP(企业信息门户)平台完成了各大系统间的信息整合,统一展现。信息化系统成了聚光科技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为聚光科技的发展和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平台建设的创新点和核心业务的应用

    1.建立基于IPD核心思想的PLM一体化平台

    聚光科技研发采取集成产品开发理念,把新产品开发看作一项投资决策,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开发设计,采取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提升产品模块的重用性,加强产品开发项目考核,并借助IT技术提升研发管理体系的管控力度。聚光科技CAD/PLM平台的建设与IPD设计思想紧密集成,建设成了支撑IPD体系的一体化研发管理解决方案。如图所示,TiPLM构架为聚光科技研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全流程开发体系,有利于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提高整个产品开发链的效能;把原有的串行开发流程转变为并行开发流程,并明确识别产品实现的过程活动有助于建立工作关联、标准与过程,便于检查与控制,有助于制定准确的计划并依据计划进行监控,及时了解项目状况,保证产品开发质量。从而有助于降低沟通、协调和决策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设计成果的重用率。

    2. 物料分类和选型认证管理

    聚光科技产品种类和规格型号多,所以对应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也非常多。如何有效管理零部件,建立不同元器件属性参数库,并对新增元器件选型和认证进行管理,这些成为了聚光科技物料分类和元器件管理的重点。

    聚光科技PLM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物料虚拟分类和参数管理机制,建立了零部件分类树和类关联参数信息库,如图3所示,设计师容易继承已有的设计成果,避免重复开发和重复申请同样的物料编码,从设计源头建立规范、优选、重用的元器件分类库,减少物料种类、提升物料的复用率。

    (1)规范零部件属性信息,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名称、型号定义、物料描述和描述元素、计量单位等信息进行规范;

    (2)借助PLM器件选型和认证管理机制,对器件初选、器件认证、器件评审、器件优选级别认定等多个环节进行管控,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3)标准器件库和EDA库的集成管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及时查询有效零部件库资源,选择满足条件的物料,提升物料的重用率,如果库里面没有满足条件的,设计师创建新增物料申请单,对新器件进行遴选和认证审核,审核认证通过后,自动发布后到标准件库和EDA设计库中;

    (4)建立统一的零部件分类和优选资源库,通过资源积累、分类、优选管理,将最大化的规范不同器件参数和提升器件的重用率。

    3. 产品线的多维度和关联管理

    聚光科技产品线多而全,产品的规格型号种类多,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研发架构按照“产品线­-产品-项目”三级管理模式。聚光科技存在大量的系列产品,系列产品之间存在大量的通用件,并存在个别零部件的不同导致构成不同参数、不同特征的系列产品。其次,聚光科技产品结构包括光、机、电和软组成,产品间的集成性要求很高。所以,聚光科技利用PLM构架建立了多维度的数据管理中心和统一的BOM管理平台,从多维度管理产品线及产品数据。在BOM数据平台的管理下,聚光科技组织管理着产生的各类数据,如物料清单、项目要求、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任务书、设计图纸、试验报告等产品数据。BOM平台为聚光科技提供一个以BOM为核心的协同、共享的设计环境,项目的相关人能够及时和有效的获得设计所需的所有信息。此外,在协同、共享的设计环境下,相关人员能够实现快速的查询、浏览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快速设计,实现更多的设计创新,提高设计效率。

    4. 产品资料的生命周期及状态管理

    产品数据是聚光科技宝贵的知识财富和无形资产,是聚光科技的技术优势,代表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产品线和产品种类型号多,聚光科技产品资料种类繁多,产品数据管理部门根据其产品研发流程、产品特点,以及产品资料应用需求,对其进行了适当分类,便于产品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工作。聚光科技PLM构架为产品数据的管理提供了生命周期及状态管理机制,将与产品及项目相关的数据,进行集中、系统、统一的管理,通过系统确保产品及项目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同时也能够方便相关人员在权限范围内查找到所需数据,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提高知识的重用,避免重复劳动,缩短设计研发周期,提高设计研发质量。

    5. 结构化和高效率的协同工作流程管理

    聚光科技高管认为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必须清楚地定义及结构化,明确流程阶段和流程的层次划分。所以,聚光科技PLM平台建设和实施的又一重点是结构化协同流程的重组和实施。首先,聚光科技借助PLM平台,优化和重组了现有的产品研发流程,针对不同研发项目,建立了IPD总体流程、研发项目6个阶段流程、各阶段研发支持的子流程和制度、文档模板等不同层次的流程管理体系。在结构化流程的每一个阶段及决策点,由不同功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协同工作,完成产品开发战略的决策和产品的设计开发,通过项目管理及管道管理来保证项目顺利地得到开发。其次,聚光科技借助PLM平台同工作机制,把集成产品开发思想和结构化工作流程融合到了PLM平台中,在PLM平台中建立了规范和高效的流程协同和执行体系,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人、数据和过程组合在一起,有效的获取企业已有的知识积累来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需求数据、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制造数据、售后服务数据、资源数据、试验数据和生产数据及研发业务过程的协同和统一管理。从而消除了流程中非增值的环节和部门隔墙,提高产品研发的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竞争力。

责任编辑:马倩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已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