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管理信息化  »  管理信息化综合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之道

2016/9/30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郑倩      
关键字:汽车  零部件  智能制造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核心在哪?《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对其发展有何意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应如何践行智能制造?对此,e-works记者采访了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电子与测控技术研究所副教授鲍伟,畅谈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之道。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近几年的发展也遭遇了重重压力,汽车行业也逐步步入微增长时代。在高速增长时期,汽车行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获得盈利,而在微增长时期,如何才能保有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无疑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践行智能制造,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核心在哪?《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对其发展有何意义?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应如何践行智能制造?对此,e-works记者采访了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电子与测控技术研究所副教授鲍伟,畅谈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之道。

    记者:您认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目前发展状况如何?面临着哪些问题与挑战?

    鲍伟: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在技术研发、产品销量、营销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核心技术方面,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等,通过不同的研发模式,自主品牌的主机厂已经初步具备正向研发能力,并实现了量产。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更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基本掌握了“三大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制造方式和营销模式的多样化探索也在积极进行。这些都是令人振奋的。

    当然,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譬如,除了几个大型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有实力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外,其它中小型企业在研发实力、销售网络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不 高。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安全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

    记者:目前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您认为《中国制造2025》对于指导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有何意义?

    鲍伟:《中国制造2025》 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中国未来十年制造业的发展进行深刻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使中国迈入到制造强国的行列。因此《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对于代表性的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这就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智能化、网联化将是未来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其次《中国制造 2025》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技术升级路线,即需要企业掌握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需要企业从传统汽车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战略转移和相关的技术升级。

    记者:在智能制造时代,您认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生产方式、企业组织、产品模式等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鲍伟:在智能制造时代,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生产方式、企业组织、产品模式等方面会发生重大、时刻的变革,不能再用传统制造时代的眼光和思路来思考问题。
   
    首先在生产方式上,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部分制造工人将被机器人、AGV、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平台所取代。同时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也要求生产方式实现柔性化,以快速、准确地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

    其次在企业组织上,由于机器人、互联网、大数据和现代化物流等新兴行业和学科的加入,企业的组织架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要求。一些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组织架构会借鉴到汽车行业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在产品模式上,由于智能制造时代的特点,产品模式将极大地丰富。不再局限于汽车产品本身,未来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汽车的服务属性,如何提供驾驶以外的其它衍生服务将是未来汽车行业聚焦的核心内容。

    记者:您认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鲍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是创新驱动的先行与核心技术的下沉。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要有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充满生命力。但是创新驱动的基础是企业对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沉淀。只有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谈创新,才是真正可实现的创新,否则只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备一定的工业信息化程度;(2)具备一定的工业自动化程度。

    记者:对于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关注和应用哪些关键技术?

    鲍伟: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是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所组成。智能制造也不例外,因此对于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关注和应用如下关键技术:(1)智能传感器技术(传感器);(2)物联网信息交互、大数据分析和优化决策技术(控制器);(3)机器人技术(执行器)。

    记者:您认为实现汽车个性化定制的难点与关键技术是什么?

    鲍伟:汽车个性化定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汽车企业从生产制造向提供服务进行转变的过程。

    汽车个性化定制的难点。最重要的是成本,个性化的定制无疑会增加企业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和追溯的成本,在企业无法有效地平衡需求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之前,个性化定制还只能存在于传统的、有限的选装包形式之中。(此处不讨论后装市场 ,因为该类市场技术含量较低)

    要实现汽车的个性化定制,关键技术在于:

    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和定位。实现一人一车的定制化需求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和定位,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提取出不同类别客户的共性需求,再根据这些共性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则是一条目前可以实现的道路。

    核心零部件标准的统一,从而实现模块化。汽车的个性化定制如同组装一台PC机。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硬件配置的PC机。虽然硬盘容量的大小和生产厂家各有不同,但硬盘与主板的接口及通讯协议总是相同的。因此只有统一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各种标准,实现模块化生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汽车的个性化定制。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由于其动力传动系统结构较传统汽车简单,未来会成为汽车个性化定制的一个突破口。

    记者:您认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鲍伟: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批纲领性文件的推出,中国的汽车行业将驶向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汽车行业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而是由不同行业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社会型行业。浅谈几点看法: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资本门槛和技术门槛将越来越高,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将逐步淘汰,这将加速整个行业的整合与重组。

    (2)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加入,未来中国的汽车行业会体现出更多的“互联网”企业的特点,“互联网+”的思路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新鲜血液。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将主导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也有自身的规律,只有相关交叉行业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3)未来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汽车的服务属性,如何提供驾驶以外的其它衍生服务将是未来汽车行业聚焦的核心内容。

    记者:请您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迈向智能制造提出几点建议。

    鲍伟:第一,不同领域的高端人才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先决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吸引相关行业的高端人才,投身到汽车行业中来,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迈向智能制造。

    第二,企业要能沉下心搞研发、谋创新。引进外国先进的制造技术不叫智能制造、不叫创新,一定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谈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企业要能沉下心搞研发,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创新。

    第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该“抱团取暖”,共建产业联盟,充分整合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和政策争取等多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核心技术突破、缩短技术培育周期,推进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

责任编辑:郑倩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