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工业自动化控制  »  PLC/DCS

国产PLC不崛起 制造强国又从何谈起

2019/7/5    来源:中国传动网        
关键字:PLC  
近年来,国产品牌的PLC产品凭借良好的性价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主要都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但国产品牌并没有满足于中小型PLC的应用,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大型PLC领域。

    PLC是控制并协调整个工厂传感器和机器的核心模块。近年来,国产品牌的PLC产品凭借良好的性价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主要都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但国产品牌并没有满足于中小型PLC的应用,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大型PLC领域。

    PLC市场分析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是智能控制系统最核心的部件,自产生以来产量、用量与销量均居各种工业控制装置榜首。

    PLC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应用PLC的离散和过程制造行业的潜在增长。机床、包装机械和汽车行业是PLC的三大市场。而这几个市场,特别是机床行业,预计从2015年到2020年增长速度要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015年,机床行业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大幅下滑,而这两个国家正是全球领先的机床市场。

    分析机构IHSMarkit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市场经历强烈的动荡,市场萎缩了11.5%,销售额下降到了83亿美元,而2016年将继续萎缩。预计2017-2020年,将以3.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0年,达到93亿美元。

    国内PLC市场在2015年也出现负增长,2016年受项目型及OEM市场不景气的影响,继续下滑,2016年整体下滑1.8%左右。但在2016年下半年,国家经济环境有所改善,OEM行业回暖迹象明显,预计2017年PLC产品恢复增长。

    未来的3-5年,将会有一个较长的稳步回升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将会在2018年,也就是十三五的中期阶段,表现为项目市场的基本恢复,OEM市场相对于项目市场将在2017年提前进入回暖期。中期的利好因素主要来自国家投资和政策调整的导向,将可能会有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段。

    物联网技术目前正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从原物料的探勘、生产、物流到送达工厂的整个过程,所有的货物及装备都埋有电子标签,让不同的装置可以互相沟通,人和物品以及物品之间都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成为网路的一部分,包括原物料的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都可透过完善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无论是德国率先提出的“工业4.0”概念,还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最终目标也是完成工业智能化升级。这一系列智能化动作,都在拉动自动化装备市场增长。

    在离散制造行业,机器人仍然是PLC发展最快的领域。目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气电子工业等快速增长的工业生产行业。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PLC预计将从全球机器人热潮中受益匪浅。

    我国正积极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如何持续保持增长、推进产业升级至关重要,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也将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新的契机。且工艺提升要求、节能要求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都会在国内长期存在。这些都将支撑PLC市场的长期繁荣。

    PLC进入发展新阶段

    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领域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PLC亦再不断的发展,正朝着新的技术发展。

    一是PLC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其中有两个趋势:一方面,PLC网络系统已经不再是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而是迅速向开放式系统发展,各大品牌PLC除外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PLC网络系统,完成设备控制任务之外,还可以与上位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信息交流,成为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现场总线技术得到广泛的采用,PLC与其他安装在现场的智能化设备,比如智能仪表、传感器、智能型电磁阀、智能型驱动执行机构等,通过一根传输介质(比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链接起来,并按照同一通信规约互相传输信息,由此构成一个现场工业控制网络,这种网络与单纯的PLC远程网络相比,配置更灵活,扩展更方便,造价更低,性能价格比更好,也更具开放意义。

    二是PLC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发展,PLC的功能正越来越丰富,而体积则越来越小。比如三菱的FX-IS系列PLC,最小的机种,体积仅为60&TImes;90&TImes;75mm,相当于一个继电器,但却具有高速计数、斜坡、交替输出及16位四则运算等能力,还具有可调电位器时间设定功能。PLC已不再是早期那种只能进行开关量逻辑运算的产品了,而是具有越来越强的模拟量处理能力,以及其他过去只有在计算机上才能具有的高级处理能力,如浮点数运算、PID调节、温度控制、精确定位、步进驱动、报表统计等。从这种意义上说,PLC系统与DCS(集散控制系统)的差别越来越小了,用PLC同样可以构成一个过程控制系统。

    三是PLC操作向简易化方向发展。目前PLC推广的难度之一就是复杂的编程使得用户望而却步,而且不同厂商PLC所有编程的语言也不尽相同,用户往往需要掌握更多种编程语言,难度较大。PID控制、网络通信、高速计数器、位置控制、数据记录、配方和文本显示器等编程和应用也是PLC程序设计中的难点,用普通的方法对它们编程时,需要熟悉有关的特殊存储器的意义,在编程时对它们赋值,运行时通过访问它们来实现对应的功能。这些程序往往还与中断有关,编程的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阻碍了PLC的进一步推广应用。PLC的发展必然朝着操作简化对复杂任务的编程,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用户对PLC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在同等价位下,希望PLC能够集成更多功能,如多轴插补功能等,甚至把原来不带有运动控制模块的PLC转化成带有运动模块,这些都是PLC厂商面对这场危机时所需要考虑的,在人人捂紧钱包的时候,只有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在这场危机中胜出,而对于运动控制器/卡,开放性将是其发展趋势,不再借助相关平台即能实现运动控制功能。

    工业智能化发展,PLC系统正不断地完善其安全性能和网络安全,但在将来仍需集成能源管理、数据分析及其他功能的一体化系统而不断努力。

    国产PLC逐步发展壮大

    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以来,应用增长十分迅速。PLC进入我国时最初是从成套设备引进应用,由于PLC价格昂贵,引进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及自动化生产线等大的设备和系统。

    PLC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50年的历史,尤其是近些年的加速增长,使得中国PLC市场早已成为各自动化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应用的PLC,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品牌,称其为群雄逐鹿,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些品牌在行业上都有各自的范围。大中型集控系统采用欧美PLC居多,小型控制系统、机床、设备单体自动化及OEM产品采用日本的PLC居多。欧美PLC在网络和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而日本PLC在灵活性和价位方面占优势。

    目前,中国PLC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依然是被国外产品所占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引进和吸收进行国产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了一批国产PLC厂商。尽管他们的规模不一样,且主要都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但这些厂商凭借较好的性价比的确赢得了一些市场份额。同时,这些国产品牌并没有满足于中小型PLC的应用,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大型PLC领域。

    在众多国产PLC品牌中,和利时似乎天生就是被聚光灯聚焦的那一个,一直被业内寄予厚望。其实,当和利时决定开始自主研发PLC的时候,正是中国PLC市场被外资垄断的时期,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国内品牌的产品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敢轻易使用。然而,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利时如今已经拥有大型LK系列和小型LE系列两大PLC产品线。LK系列大型PLC满足离散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行业中大规模应用需求,产品已经在轨道交通、电力、石化、冶金、精细化工、市政水处理、供热、能源、煤炭等行业广泛应用;LE系列小型PLC产品也已经在机械装备、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建材机械、滚塑机、矿用设备、中央空调、燃气发电、恒压供水、城市供热管网等行业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LE产品也已经应用于城市管廊建设。

    信捷电气也是我国工控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之一,长期专注于机械设备制造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产品有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伺服控制系统、变频驱动、智能机器视觉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系列及整套自动化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太阳能、风电、核电、隧道工程、纺织机械、数控机床、动力设备、煤矿设备、中央空调、环保工程等控制相关的行业和领域。

    南大傲拓自主研发生产大中小型全系列可编程控制器NA600、NA400、NA200,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覆盖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系统组态软件等,为各行业用户提供自动化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黄石科威、安控科技、上海正航电子科技、汇川技术、英威腾等一大批公司也都是国内致力于工业控制领域PLC产品开发的知名企业。

    结语

    中国PLC市场具有无限增长空间,国产品牌虽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增长,还尚需时间的考验,尤其是抢占大中型PLC市场的份额,将是未来本土PLC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责任编辑:杨培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已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