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由e-works主办的主题为” 如何建立可视化的供应链?”的” 2010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 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部分参会嘉宾围绕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2010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圆桌讨论现场
(左起:薛铭、马士华、薛志丹、Matt Taylor、黄刚)
问题一:最近各个行业的供应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问题奶粉等,追究下来都和供应链的追溯有关。那么,信息化技术在解决供应链追溯方面有哪些好办法,企业有哪些运用?
马士华:供应链追溯的问题涉及技术层面更多一些。我还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属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范畴。在食品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这些东西如果出了质量问题该怎么样去回溯?企业要有供应链风险管理思想和意识,要靠信息技术来支撑。所以,现在发展新技术如物联网等等,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回溯到整个产品生产到物流的全过程。我觉得通过技术解决回溯的问题,最重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当然,我觉得成本还不是最追求的。二是标准问题,也就是从制造商,供应商,到用用户,涉及到非常长的全程供应链,信息流如果不畅通,就达不到追溯。
黄培:最近有一家做冰箱的企业,最近也有招回来的事情发生,请海尔的薛总也谈谈吧。
薛志丹:我补充一点关于质量的问题。海尔之前保修期是12年,现在海尔不提保修期,而是保周期的概念,就是提前规划好产品的整个质量计划,从产品设计包括研发、生产供给。另外,技术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比如RFID、包条码系统等等。系统的信息化工具非常重要,它能帮助企业随时查询到哪里出了问题,产品在哪个地方。
问题二:制造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当遵循什么步骤,如何实现步步为营,如何解决好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的集成问题?
Matt Taylor:最好的方案是ERP和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因为你的整个业务流程要考虑到合作伙伴,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如果你要实施一个成功的供应链流程,必须一步一步都要控制。比方说,要控制牛排的质量,必须从牛吃草开始,然后从养牛场到盘子里面,全都要控制。
黄刚:我觉得做供应链信息化要针对企业。企业不同,实施的步骤也是不一样的,大型企业有完整的历史,它往往在过去的时间里积累了一点经验,在实施过程中间有可能流程占了主导作用,系统支撑这个流程;对于很多发展很快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则是通过信息化工具来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发展和创新。我的结论就是: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来制订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和步骤。
薛铭:我觉得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企业的情况来规划信息化的进程步骤。因为有的企业上了ERP系统,有的可能只上了财务。企业做系统规划的时候要考虑未来,软件的扩展性怎么样,软件与内部上游下游怎么协同。规划在前,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问题三:原材料零部件企业到整机制造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实现供应链协同方面,主要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他们应对的最大的挑战和难点是什么?
马士华:挑战最大还是观念。零部件的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核心厂商(整机厂)是否达到协同首先就应该改变观念,核心厂商应该认识到他作为供应链上的主导者,如果协同度提高了,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水平。过去那种以我为主,以我为大,欺榨小供应商的做法,最后受伤的还是核心厂商。
难点有三个方面,一个对协同的信息流的分析。供应链可视化,并不是一个企业所有的信息都透明,企业都有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因此,第一个难点是怎样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同时满足可视化,既要保证每个企业的信息安全,同时满足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的程度;第二个就是供应商跟制造商协同的能力,必须考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能力能否达到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第三个难点就是协同,制造业主要表现在物流的协同。刚才海尔薛总讲得非常有价值,供应链协同最终落地是物流的协同,物流能不能协同又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供应商的物流协同能力;一是制造商本身的掌控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服务能力。
问题四:制造企业如何通过上下游协同,包括应用信息化的软件来避免牛鞭效应?比方说,需求已经在减少供应了,企业并不知道,他还以为市场一片大好,还在生产,结果就出现了过剩。信息化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黄刚: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全世界汽车行业产生影响就有这个问题。那么,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之后,汽车生产商的承受能力如何呢?欧洲是拉动式的供应链,不管是人工的成本还制造成本。供应商都尽量减少成本。人工成本有国家政策的因素,欧洲还是非常好的。那么,中国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做,是不是还是像现在一样,4S店有很多库存,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可以思考:将来怎样让这种供应链的成本得到最佳的控制。
薛铭:要解决上下游的协同,首先要明白上下游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上游需要做什么,下游需要做什么,需要一个事先的承诺。概括两个字,就是“诚信”。必须有这么一种诚信,才能保证牛鞭效应减少。另外一个就是实现双赢,通过双赢避免产生牛鞭效应。供应链要有开放性,企业需要协调整个供应链,而不是仅仅是我的库存最低为目标。有些运营供应链和品牌、不做制作的企业,他的供应商会直运到经销商,经销商在网上下单。经营商落单的时候会照应到供应商需求。这需要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
马士华:大家对整个供应链管理都有自己的体会。我们上午交流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可视化的供应链,提高可视化的目的是服务于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战略。我觉得在谈信息化的时候,首先要谈战略。有了战略,信息化实施起来就如虎添翼了,否则,我们企业花了很多钱,并不一定能实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