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其他栏目  »  Eworks视点

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软件定义汽车成共识

2022/1/28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吴星星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电动化  智能化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新能源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2022年,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螺旋结构将共同构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底层DNA。同时,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软件也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差异性和用户体验。

    当前,汽车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促进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在整个汽车产业产销下行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了一份满意、甚至有些超预期的答卷。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新能源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决心没有改变。在国家层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在地方政府层面,多地也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例如广州市印发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节奏,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新生态。

       从市场表现来看,传统整车、造车新势力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均有表现亮眼的企业。比亚迪在电池和整车领域拥有核心优势,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截至2021年12月,市值已排名全球车企第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销量持续攀升,11月销量纷纷迈入“万辆俱乐部”,成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一抹亮色。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知名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已进入海外高端供应链,与多个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形成配套合作。

       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看,随着特斯拉“硬件为流量入口,软件为收费服务”的商业模式逐步受到市场认可,使得汽车驱动从发动机+变速箱转为“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硬件壁垒弱化,软件壁垒提升。由此带来的鲶鱼效应,促使众多传统整车厂商加速转型布局车载软件领域,例如沃尔沃、上汽、长安、一汽等设立了软件研发业务方面的子公司,长城、大众、雷诺日产等成立了软件部门,广汽、吉利、宝马等与软件供应商开展合作;同时,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等经过数年磨砺后,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驾驶平台;以百度、小米、富士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也纷纷入局造车,加速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

       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并不等于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混合动力车(EREV)、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多种类型。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双螺旋式发展的最佳载体。一来,汽车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电子设备,电动车是以电力为驱动、机械结构大幅简化,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快的反馈,且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力,直接可来源于动力电池,新能源车天生具备智能化发展基础;二来,智能化的发展十分依赖电动化,因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也带来更大的功耗,智能汽车的多项技术的进步,是依靠密度越来越高的动力电池模组。此外,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带来的极致体验带来电动车产品力的进一步提升,反向促进电动化的渗透。

       业内普遍认为,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元年,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元年。但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从来不是简单的先后和对立的关系,两者共同推动着百年汽车工业的大变革,对于新能源汽车,也是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构筑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底层DNA。同时,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软件也将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差异性和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吴星星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