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其他栏目  »  优秀CIO参评内容

郭德雄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首席师

2018/1/30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整理      
关键字:CIO评选  e-works年度盘点  智能制造  郭德雄  
本文为“2017年度中国制造业杰出暨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大中型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75%)和柳州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5%)共同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2.25亿元。现有员工总数7263人(含劳务工),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77人。主要生产“乘龙”、“霸龙”、“风行菱智”、“风行景逸”四个品牌共200多个品种的重、中、轻型商用车、MPV、家庭轿车,品牌效应及销售量在国内商用车领域和乘用车领域都名列前茅。

    近年来在自治区、柳州市和东风汽车公司的支持下,东风柳汽生产经营取得快速发展:霸龙重卡、乘龙汽车、风行汽车已成为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汽车;2016年产销汽车突破了30万辆大关,跨入了两百亿元汽车生产企业行列,标志着柳汽已跻身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行列! 2016年销售汽车302,915辆,其中商用车销售41,615辆,同比增长31.5%,销售收入突破224.6亿元,缴纳税金13.74亿元,屡创历史新高。2014年东风柳汽公司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汽车自主品牌称号(排名第7位)和全国质量先进、质量检验工作先进企业,自治区用户满意产品、满意企业称号。客户满意度从2012年行业第39位提升到2014年的第19位。2015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中荣获十大汽车自主品牌领军企业。

    1

    图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二、个人简介

    郭德雄,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后并至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从事信息技术工作。2007年攻读获得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MBA研究生学位,2008年任东风柳汽信息系统科科长,担当东风柳汽信息化建设工作。2012年任东风柳汽信息类专业首席师至今,统筹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工作。郭德雄同志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年来,作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领头人,通过标杆对比、配合业务、学习创新、协调规范、见缝插针、体系构建,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并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构建IT方法论,进一步落实公司管理要求、反馈业务运行实绩、促进业务流程优化,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竞争力。

    图2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首席师郭德雄

图2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首席师郭德雄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郭德雄同志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掌握标杆企业的信息建设情况,认真分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在公司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由总经办信息系统规划、开发、基建运维科组织各业务部门,以ISMTP/ISMP/PID三层次规划架构为导向,将公司各个业务领域零散的需求整合、统筹,并通过公司级组织信息委员会的指导来把握建设方向和整合过程,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目前,东风柳汽信息化建设已实现了主业务信息化覆盖及数据统筹,完成研产销业务协同

    在营销领域,目前已经搭建起较完整的销售信息系统。核心系统DMS经销商管理系统(含CRM客户关系管理)、VSM整车销售系统已覆盖全国经销商、专/主/直营辅助支持销售公司市场、销售、服务、配件等部门主要工作,形成经销商推广、集客、订单、合同、发运、付款、库存、配件及服务相关信息,并与统筹官网、官微官博、产品网、俱乐部、网上4S店等功能进行售前广宣集客的大官网平台形成一体化营销链,协助推进客户管理、商品销售流程标准化。同时,PV售后一体化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获取VSM中各销售、车辆、客户等信息,实现售后保障服务。

    在制造领域,柳东基地建设了以ERP管理理念为核心的LN生产管理系统,在获取VSM订单信息后,由SCM部对生产计划进行排程,包括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物料需求计划MRP、车辆制造BOM管理、仓库物流管理、总装物料配送管理等功能。物料信息,生产计划等数据同步至制造技术部管理的MES工程管理系统,由MES全面支持着从生产计划的制定,到生产过程跟踪,问题点采集,到整车下线入库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流转。同时,相关生产数据同步至SPS集配指示、CP协同采购系统、检测线系统等,由采购部、品质保障部等进行数据维护,保障供应链管理。在质量管理方面,MSE集成品质保证部使用的重保件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覆盖产品试制质量控制、产品过程控制参数存储、质量问题进行记录、管控及追溯管理。同时还包含了合格证管理、材料回收、召回管理的追溯等业务。

    对于新能源监控管理,已实现了对接入平台的新能源车辆运行数据的监控,新能源车辆下线前,通过诊断仪将车辆信息采集并同步至新能源监控平台后,将接收车载终端上送的数据并存储,对新能源车辆各项参数进行监管,并按照国标转发至国家监控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车辆预警、故障等信息,将同步至呼叫中心系统,由销售公司新能源汽车运营中心按照《运营中心管理办法》进行预警、保养、维修等问题处理,实现新能源车辆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除此之外,在研发、试制方面,技术中心使用的PLM、PDM、3D协同设计平台、竞品分析系统等关键系统构建了快速响应市场的现代协同研发体系,并通过由新品协同工作流平台,衔接研发、制造领域系统,通过获取研发部门试制单,到编制试制计划、工艺指令到采购系统,到LN生产排程,保障生产数据一致性。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1)乘龙V+车联网平台(研发、营销领域)

    通过车联网平台升级,加强对车况、油耗、驾驶、安全、运营管理等数据收集、监控与分析,扩大行业应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创造新卖点,从而打造更切合客户运营需求的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标杆。同时,通过整合营销服务网络资源,以车联网数据为基础,结合售前、售后、车联网、配件服务,实现客户移动化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效率。

    3

    图3 乘龙V+车联网平台

    表1 乘龙V+车联网平台项目内容

    4

    本人负责项目需求分析审核、信息系统平台选型评审、信息类设备设计选型评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设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过程管理。

    2)MES工程管理系统(智能制造领域)

    5

    图4 MES工程管理系统

    通过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连接上层LN系统,与下层自动化设备层(吊具选择PLC、轮胎拧紧机、加注机等),下发生产指令,并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在总装车间实现PBS自动排序、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指示、生产完成监控、生产指标管理等功能。在涂装车间与车身识别系统(AVI)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涂装车间生产指示以及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点等功能。同时,在已有的生产管理系统(LN)中,拓展乘用车二线的相关功能,包含生产主数据管理、计划管理、仓储管理等功能,实现对乘用车二线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覆盖。通过搭建集配防错指示系统,与上层ERP、MES系统集成,利用实现厂内物料集配的单台按灯捡配,并与AGV自动小车进行联动,实现物料的自动配送。

    表2 MES工程管理系统主要改善项

    6

    本人负责项目需求分析审核、信息系统平台选型评审、信息类设备设计选型评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设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过程管理。

    3)新品协同工作流平台(智能制造领域)

    新品协同工作流平台以”流程可视化,增强执行力,缩短试制周期”为新品管控改善优化重点,对柳汽乘用车新产品的试制工作相关业务流程进行规划设计,设计系统的业务及功能蓝图、技术架构,制定系统实施路线图,为后续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端到端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新品协同工作流平台达到可跨组织部门、跨系统和跨应用进行流程建模,固化、优化试制管理流程,将执行结果透明化,可视化把分散在各生产业务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

    7

    图5 新品协同工作流平台

责任编辑:张纯子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