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其他栏目  »  优秀CIO参评内容

张沧海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CIO

2024/1/23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整理      
关键字:CIO评选  e-works年度盘点  智能制造  张沧海  
本文为“2023年度中国制造业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工股份”)创办于1979年,总部坐落于福建泉州,占地面积350亩,企业注册资金10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生态砌块成型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泉工产品涵盖全系列生态砌块自动化设备,同时为行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技术提升、 人才培养及生产托管等相关服务,拥有成员企业德国策尼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印度阿波罗策尼特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泉工模具有限公司,各类工程师、技术人员200多人。作为国内砌块成型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泉工股份始终坚持 “品质决定价值,专业铸就事业”的经营理念,在融合德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研发,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截至目前,泉工已荣获300多项产品专利,其中21项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

       2017年,泉工股份荣获工信部第一批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新型墙体材料装备龙头企业、中国建材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工业示范单位等称号。秉承“以服务和品质成就制砖一体化解决方案运营商”的理念,泉工股份全面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产品品质可靠,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专利金奖等荣誉,广受市场青睐,销售渠道遍中国及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1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二、CIO个人简介

       张沧海曾就职于用友软件,负责过40多家企业的ERP运维,主导及参与了近10个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行业覆盖鞋服、纺织、建材、机械等行业,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和行业经验。2016年,张沧海加入福建泉工股份,负责信息化工作,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需要,规划及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截止目前,泉工股份已成功建设的项目包含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心机房、超融合服务器、云桌面、灾备、专线网络、虚拟网络等),应用系统(ERP、PDM、MOM、SRM、CRM、EHR、OA、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数字孪生等)及信息安全相关系统。基于泉工股份战略规划、行业特点,以精益生产管理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框架,制定了以打造精益智能制造企业为目标的整体数字化蓝图和阶段计划。随着泉工股份在数字化进程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企业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如:2017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项目;2022年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设备运行优化);2023年福建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产品数字研发与设计、在线运行检测)等。

泉工股份CIO 张沧海
2 泉工股份CIO
 张沧海

三、个人信息化/智能制造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张沧海曾就职于用友软件,负责过40多家企业的ERP运维,主导及参与了近10个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行业覆盖鞋服、纺织、建材、机械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行业经验。

    2016年,张沧海加入福建泉工股份,负责信息化工作,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需要,规划及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截止目前,泉工股份已成功建设的项目包含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心机房、超融合服务器、云桌面、灾备、专线网络、虚拟网络等),应用系统(ERP、PDM、MOM、SRM、CRM、EHR、OA、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数字孪生等)及信息安全相关系统。基于泉工股份战略规划、行业特点,以精益生产管理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框架,制定了以打造精益智能制造企业为目标的整体数字化蓝图和阶段计划。随着泉工股份在数字化进程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企业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如:2017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2022年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设备运行优化);2023年福建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产品数字研发与设计、在线运行检测)。

泉工数字化蓝图
3 泉工数字化蓝图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1. 泉工MES&WMS项目(自研)

       以可落地运行为首要原则,设计符合泉工个性需求的高可用高效率的MES。MES以生产为核心,结合各个车间不同的生产模式,为每个车间开发不同模式的生产派工管理模式。如:下料车间(批量+集成),机加车间(多品种小批量),构件车间及装配车间(单件工时长),调试车间(多项确认项);在MES系统中,工艺路线以生产实际排产为准,先收集后分析优化,为后续工艺路线标准化规范化进行铺路;同时,MES系统可基于无限产能自动排产,为计划人员排产提供快速排产依据;MES通过与ERP集成,自动生成ERP相关出入库单据,提高数据及时性及准确性;MES系统可自动计算实际工时,为车间人员工时考核提供依据;MES系统同时实现自动锁库:根据订单优先级,每日自动对物料进行锁库,避免物料被挪用影响开工等功能;集成无纸化:集成无纸化系统,提高看图效率;自动对比新版BOM与原始生产订单,自动生成新的改制订单并完成在制物料回退和改制订单重新领料,极大提高技改的操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在自研系统还开发了大量生产进度管控报表、齐套分析报表、生产排产报表并融合到各个生产管理人员派单环节中,提高报表可用性,为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实现工艺成本估算:基于产品BOM联查U8中的自制成本、外协成本、采购成本,工艺报价时间从几天缩短为几个小时;建立机加产能仪表盘:根据生产部管理需要,设计并开发机加产能负荷仪表盘,便于管理层快速了解生产负荷情况,支撑管理层的快速决策。

       通过项目的实施, 实现了人员精简:减少薪资约25万/年;节约工时2500H+/年;纸质图纸回收12W张,以及提升数据及时性99%,数据准确性99% 等项目项目成效。
 
MES系统架构
图4 MES系统架构
 
MES系统效益
图5 MES系统效益

       2. 泉工三维配件商城(自研)

       传统装备行业售后过程,设备有零部件损坏时,客户需要拍照发给装备厂商售后部门,售后服务人员需根据零部件照片,查找技术图纸匹配对应的零件料号,才能回复报价和交期给到客户,有时过程长达几天。并且由于为人工辨识,加上装备行业定制化强,技改更新快,难以保证下单的料号是正确的,可能导致售后零件存在重新制作重新发货等成本损失。

       泉工自研了三维配件商城,将每个项目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加密和简化处理后,发布在配件商城上。泉工的设备客户可通过配件商城,查看各自项目的设备三维模型,自行在三维模型中寻找需更换的零配件并直接下单,无需专业的设备人员进行零件辨认就可以做到准确而快速的下单,售后零件平均下单周期从2天缩短到1小时,零件识别准确率达100%,极大的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降低售后损耗。
 
泉工三维配件商城
图6 泉工三维配件商城
 
       3. 泉工CRM(自研)

       基于泉工的个性化管理需要,整合了泉工国内和国外不同的销售管理模式,以及从销售管理→项目管理→装备云服务→售后服务→会员服务等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规划,泉工自主开发CRM,助力泉工对快速扩张的销售规模实现高效的管理。

       泉工CRM系统实现线索、客户全貌、商机、跟进记录、外勤、工作报告、公海池、合同、收款、发货等销售业务全链条的管理;根据海外管理业务的需要,集成Whatsapp、邮箱,并与客户、跟进记录商机等进行关联,便于联查;与泉工装备云平台、呼叫中心、售后服务等平台进行集成,实现销售到售后的管理闭环;细致和全面的权限体系,从组织架构、岗位、区域等多种角度进行权限管控,防止客户信息的泄露;详细的审计日志功能,记录所有的客户信息变更且可以还原,防止客户信息的遗失。
 
泉工CRM系统
图7 泉工CRM系统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

       1)一把手工程:高层的参与和推动,提供资源保证(人力,物力,财力)

       2)管理为核心:信息化核心是管理,基于管理的本质去推进智能制造,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3)业务与IT的协作:激活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数字化思维,以业务部门为产品经理。ITBP深度理解业务部门的管理。

       4)严格考核:对于项目难点,制定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持续推动项目。

       5)关注业务价值:以业务价值为核心,关注、挖掘、实现价值。

       6)目标合理分段:与业务部门共同分析目标的成本、周期、价值,以先落地后优化为准则,合理的分步实现目标,不必制定过于宏大的目标。

       7)推进标准化:必须重视基础数据的标准化,投入足够人力,或先建立基础数据的采集体系和工具。

       8)系统平台:选型核心系统,要关注平台能力、低代码能力、二次开发能力、接口能力。

       9)敏捷迭代:缺少相应经验的情况,以较小的功能粒度,快速实现,逐步优化,持续为用户输出价值和项目推进的信心。

       10)用户体验:重点关注用户体验,而非光从开发角度设计系统,重视系统的易用性和可落地性。
责任编辑:李静怡
本文为e-works岁末盘点活动参评材料,版权属于提供材料的企业和本网站共同所有。本文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任何人不得以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否则将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联系本网站,请发送邮件至editor@e-works.net.cn。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