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23年度中国制造业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丽家居”)成立于1999年,主要生产WPC、悬浮地板和SPC地板,是国内最早的弹性地板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弹性地板供应商之一,常年担任中国弹性地板协会会长单位,也是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公司总部位于江苏苏州张家港,占地330亩,员工1100余人,营业收入维持在12亿元人民币左右,销售遍及北美、欧洲等数十个发达经济体。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建材
终端家得宝有二十多年的合作历史。
公司持续引领行业发展。2020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代码:603221),是行业第一股和主板唯一股。近年来,公司坚持“创新、数智、全球化”的战略方向,在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图1 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CIO个人简介
杨文海,2020年5月加入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数智化中心总监一职,曾任职于紫光集团、通用电气(GE)和明基集团。一直深耕于制造行业,包括流程型和离散型制造。从事过
MES系统开发、实施,也负责过SAP等
ERP的导入,现在负责制造智造、数字运营等多方面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作,从服务生产到赋能生产和企业运营,从0到1的建立起爱丽数智化团队。2022年非常荣幸的获得“张家港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优秀首席信息官(CIO)”等称号。

图2 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IO 杨文海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2022-2023年,爱丽家居美国数智化PWC工厂落地,带领团队从0到1的落地了美国工厂项目,包括系统开发、测试、部署、上线,IOT数采,RGV物流,整体设备联调等整个工厂系统和自动化方面的规划,设计,测试,实施到落地。
2020-2021年,主导完成爱丽家居本部董事长、总经理指定的“三合一”项目,把原来的车间管理系统,
MES系统,车间纸质化单据和ERP实现了统一平台集成。
2018-2019年,主导紫光苏州工厂的ERP(SAP)和MES等各种项目,应用系统的部署,上线。
2016-2017年,通用电气(GE)苏州开关厂SAP项目导入。
2006-2008年,在明基达方电子工厂,设计MLCC陶瓷电容MES系统,完成代码开发,测试上线,得到用户的极大支持。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相关项目
美国WPC数智化工厂落地
2022年10月,在公司战略向海外扩张的背景下,面对美国人力成本高,人员不好管理的前提下,跳出国内传统工厂,海外必须建设一个自动化、少人化工厂。这是一个全新的工厂,所以一开始就做了完整的规划,设计,当然能够成功落地很大的原因是有了爱丽本部基地的MOM平台落地。
项目实施过程:
包括了前期规划,平台搭建,详细设计,IOT数采点位设计等;中期的开发,测试(功能测试,用户测试);后期的培训,现场联调,试运行和最后的支持优化,整个过程经历了16个月。
项目成就及应用效果:
●减少工厂人员,包括报工人员,拉片人员,计划人员,班组管理人员,测算预计20人左右。
●提高生产效率20%,车间全部实现无半品落地,使每道工序更流畅。
●提高产品质量10%,作业自动化,操作规范,产品单一。

图3 美国WPC数智化工厂
爱丽本部MOM平台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
MOM平台导入采取的模式为引入成熟的第三方框架,结合企业自身的工艺、生产定制的一套系统,实施过程复杂,需求调研就花了3个月时间,整合了2套系统,取消了车间很多纸质表单,实现一码追溯管理。
项目成就及应用效果:
●精简了岗位人员,如ERP人员,统计人员,车间计划人员等,共计11人。
●平台实现集成,让数据源单一入库,提高工作效率(原来一个订单需要输2-3遍)。单据自动同步,实现财务实时管理生产费用,报工等情况。

图4 MOM平台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或观点
在制造企业呆了20来年,酸甜苦辣自知,尤其干我们IT这行的,对企业智能智造、智能工厂等建设一些感悟分享如下:
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打好数字化底座,把信息化做扎实了,比如ERP一定要部署好,这是企业运营的基石,没有弄好ERP,其他也就是边边角角。
其次智能制造需要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工艺,产品,设备及流程,四大块搞透了,打通了,再搞系统化,数字化。数字化智能化项目落地,最好以点到面,快速落地几个小的业务场景,取得管理层一定的信任和用户的支持,后面再继续扩大成功。
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投入,需要老板的支持,需要统一思想,尤其管理层。同时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懂技术,懂开发,懂生产,懂业务的综合人才。
要多走出去,带进来,多参加一些好的培训,多参观学习一些先进工厂的建设经验,比如灯塔工厂等,不一定局限于本行业。
本文为e-works岁末盘点活动参评材料,版权属于提供材料的企业和本网站共同所有。本文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任何人不得以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否则将负法律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联系本网站,请发送邮件至editor@e-works.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