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基础信息化  »  大数据

一个传统企业大数据发展的编年史

2017/7/20    来源:36大数据    作者:傅一平      
关键字:大数据  大数据平台建设  
大数据从来不是平地而起的,今天从个人的视角,分享于你一个传统企业的大数据发展编年史。
    大数据从来不是平地而起的,今天从个人的视角,分享于你一个传统企业的大数据发展编年史。
 
    1、2004年-起点
 
    内容:拥有基于小机的ORACLE报表和取数系统。
 
    评论:小快灵
 
    2、2005年-经营分析系统1.0
 
    内容:完成第一代数据仓库建设,采用IBM P595,DB2数据库,TOMCAT,海波龙前台,Hyperion Essbase多维工具,IBM Intelligence Minner8.1数据挖掘软件,完成九大主题,成立独立的经营分析组。
 
    评论:开天辟地,技术驱动业务,ORACLE和DB2数据仓库之争。
 
    3、2006年-经营分析系统1.5
 
    内容:扩充数据源,打造集客、渠道等分析专题,构建MetaCenter元数据。
 
    评论:开始进入业务专题探索阶段,但仍是技术驱动业务,孤独的跳舞者。
 
    4、2007年-经营分析系统2.0
 
    内容:完善经营分析门户,打造数据集市,完成营销管理平台1.0建设,构建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评论:数据仓库衍生到一线,数据规模的扩大驱动数据管理类产品的建设 ,但效果乏善可陈,为什么?
 
    5、2008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1.0
 
    内容:加强一线的支撑,开始地市应用试点,地市集市升级到地市数据分析中心,VGOP(增值业务综合运营平台)启动建设,营销管理开始提全程精确营销,即信令实时营销。
 
    评论:探索省市协同的方式,通过平台贯通拉近与一线的距离,试点虽好但大多无法推广或代价巨大,为什么? 实时营销是第一个大数据驱动的业务场景。
 
    6、2009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2.0上线
 
    内容:公司进入3G时代,打造3G、家庭、离网等专题,地市试点进一步深化,营销管理平台开始启动个性化推荐,完成自助取数平台建设。
 
    评论:专题分析苦苦寻觅,乏善可陈,只有自助取数等面向一线的工具平台仍然焕发出生命力,经分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7、2010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3.0
 
    内容:经过多年建设应用初具规模,打造数据仓库的应急库,确保容灾能力,数据仓库模型标准化:
 
    大数据大数据
 
    评论:DB2挂了二次开始搞应用容灾,数据竖井越来越多,开始进行数据标准化,然后无限循环,为什么?
 
    8、2011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3.5
 
    内容:公司进入流量经营时代,GPRS等话单大幅增加,处理瓶颈凸显,主库从P595升级到P780,ETL层面开始云化,专题分析向互联网转变,包括互联网内容分析、终端分析、WLAN分析等,启动DPI等大数据的引入工作。
 
    评论:2011年是大数据的采集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开始了艰巨的DPI等大数据引入工作,真正的星星之火。
 
    9、2012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4.0
 
    内容:首次引入Hadoop对DPI数据进行爬虫及解析处理,构建互联网数据模型,打造营销快点吧(标签库的前身)。
 
    评论:首次认识Hadoop,同时开始考虑用系统化的方式沉淀模型和标签。
 
    10、2013年-新一代经营分析系统4.5
 

责任编辑:李欢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