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由e-works数字化企业网主办,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协办的以“仿真驱动产品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制造业仿真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杭州天元大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制造企业研发高管和仿真工程师以及主流软硬件厂商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易士软件市场总监丁成先生发表了题为《基于云计算架构的 CAE仿真一体化及仿真数据管理》的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图1 易士软件市场总监丁成先生发表精彩演讲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基于云计算架构的CAE仿真设计的一体化平台,很多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将仿真用起来、用得好、用的快,从而真正节省成本,这也是本次演讲内容的核心。今天的演讲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现状及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如何解决问题?及企业的收益。
1 现状及挑战
1.1 研发信息化领域的挑战与现状
企业研发信息化领域面临的挑战:全球化竞争压力、产品生命周期压力、企业生存压力、附加值压力、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环境的需要。导致企业的现状:产品质量以及性能不过关; 正向开发能力弱; 无知识管理; 无先进高效的研发测试环境; 难以大规模投入研发力量; 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 缺乏系统研发经验; 缺乏系统研发服务支撑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软硬件的投资周期较长,软件投入比例越来越大,软件成本:硬件成本 大约是10:1。所以系统效率的提升对于业务流程服务提出更大的挑战。
图2 研发软硬件投入与资源利用率
1.2 PLM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制造业产品开发是一个集设计、分析、仿真、优化、试验、工艺、制造和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众多的工程人员,处理海量的数据资源,运用不同领域的软件工具,经历复杂的设计过程。从CAD到CAE再到CAM,中间涉及的应用软件众多,涉及的平台也很多,包括项目协作平台,PLM,支持管理平台。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应用庞杂,资源集成度以及使用效率低;②工程数据种类繁杂,缺乏管理与传承;③各专业模型关系松散,跨专业的协作性较差 ;④ 缺乏对任务状态、进度、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手段,传统项目管理难以发挥作用。所以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体系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程研发过程。
图3 基于产品PLM全过程视角来看的技术需求
2 如何应对挑战?
把企业分为研发部门和传统的信息化两个维度去看。从研发角度出发,主要是在设计、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实验数据管理这方面的需求:①更强的业务性能,更短的研发周期,更快的产品迭代; ②更多的产品种类,更多的非结构化产品数据,知识的管理与传承更加迫切; ③更优的产品设计,更好的用户体验,全PLM体系的建设支持未来C2M等方向的转型。
从IT角度出发,主要是资源可变模式,架构设计,精细化管理,用户满意度等等对于灵活的IT架构。存在如下需求:①更强的运算效能,优化的系统流程,支撑日益增多的设计、仿真运算需求;②灵活的系统架构,具备应用层系统整合能力,最大限度提升资源使用率; ③统一的运维,精细化管理软件、硬件、数据、人员、权限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