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扭转刚度理论基础
当汽车受到左右对称并且方向相反的载荷作用时,汽车前罩盖会产生扭转变形,评价结构抵抗这种扭转变形的能力就是扭转刚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汽车前罩盖是一个具有均匀扭转刚度的直杆,然后根据材料力学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扭转刚度数值,前罩盖扭转刚度K(Nm/rad)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前罩盖扭转刚度的定义为扭矩与扭转角度之比(Nm/rad)
Mt—扭矩(Nm)
α—扭转角度(rad)
F—最大载荷值(N)
L—左右两侧缓冲垫之间的距离(mm)
Z1—左侧缓冲垫支撑点的位移(mm)
Z2—右侧缓冲垫支撑点的位移(mm)
如图2所示,为扭转角度α示意图。
图2 扭转角度示意图
4 前罩盖扭转刚度有限元分析
对前罩盖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进行建模,然后用OptiStruct对模型进行扭转刚度计算求解。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
前罩盖结构简单,在UG中将模型文件另存为IGES中间数据格式,然后导入到HyperMesh中。在HyperMesh中对发生变形或缺面的零件进行修复,然后在HyperMesh中进行建模。因为内外板主要是薄板冲压件,可以采用四边形壳单元划分,并适当用三角形单元过渡,内外板之间的焊点用RBE2单元来模拟。
前罩盖总成有限元模型包含前罩盖和铰链,节点数20753,单元数20912,其中四边形单元19758,三角形单元1154,三角形单元所占比例5.5%,单元尺寸取10mm。
4.2 前罩盖材料
前罩盖外板材料是DC04,厚度为0.7mm,内板材料是DC01,厚度为1.2mm,铰链材料是SAPH440,厚度是3mm,前罩盖总质量是13.6Kg。在HyperMesh中赋予线弹性材料特性,其中弹性模量E=2.07e+05MPa,材料泊松比λ=0.3,密度ρ=7.8e-09T/mm3。
4.3 边界条件
将前罩盖左右两个铰链约束XYZ三个方向的移动自由度,释放XYZ三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在前罩盖左右缓冲垫支撑点位置分别施加向上和向下大小为41N的力,形成一个50Nm的扭矩。
4.4 结果分析:
用OptiStruct对设置好的有限元文件进行计算,把结果文件导入到HyperView中进行分析。假定位移沿Z向向上取正值,向下取负值。测出左侧缓冲垫支撑点Z向位移为4.430mm,右侧缓冲垫支撑点Z向位移为(-4.368)mm,左右缓冲垫支撑点的间距为1220.378mm,通过公式计算得前罩盖的扭转刚度K=6935.66Nm/rad。前罩盖位移变形图,如图3所示,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
图3 前罩盖位移变化图
图4 前罩盖应力云图
5 扭转刚度试验
为了验证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该车前罩盖进行了扭转刚度台架测试。
5.1 试验原理
通过实车试验计算前罩盖刚度,是比较传统的方法。试验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室内常温的环境下进行试验。将汽车前罩盖固定在刚性试验台上,并模拟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约束并通过加载装置对前罩盖施加扭转载荷,通过力传感器及二次仪表,载荷显示仪表,百分表等测试设备得到试验数据,最后用公式可以得出测试结果。
5.2 扭转刚度测试
前罩盖扭转刚度试验照片,如图5所示,约束条件和有限元分析一致。在左右缓冲垫上缓慢施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垂直力,形成一个大小为50Nm的扭矩。通过测量左右加力点的垂直方向位移,可以得到前罩盖的扭转角,最后计算可得前罩盖的扭转刚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