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YNA各个版本发布时间如下:
LS-DYNA version history:
此次参与评测版本:LS-DYNA_R7.1.2、LS-DYNA_R13.1.1、LS-DYNA_R14.0.0、LS-DYNA_F14.1.0对比测试,其他版本的测试以下:
《LS-DYNA_R11.2.2&R12.1&R13.1.1&F14.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_R11.2.2&R12.1&R13.0&F14.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R11.2.0&12.0.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R10.2.0&11.0.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LS971_R10.0.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LS971_R9.2.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LS971_R9.1.0冲压领域简要评测》
《LS-DYNA LS971(R7/8/9)冲压领域简要评测》(R6.X/R7.X/R8.X/R9.X)
《LS-DYNA R7.1.1冲压仿真领域评测》(R3.X/R5.X/R6.X/R7.X)
《LS-DYNA R7.1.2冲压仿真领域评测》(R6.X/R7.X)
本次测试也仅限于评价LS-DYNA冲压领域常用的拉延、修边、回弹领域。
基本测试环境如下:
测试系统:WIN10_X64 21H2
CPU:AMD 4800H 计算核数:12
DynaForm前处理:DynaForm 5.9.4
计算案例:NUMSHEET 2011 BM3(涵盖拉延、修边、回弹、所有版本的求解器使用同样的DYN文件;)
1 拉延结果-FLC
图2 拉延结果
从分区趋势看,所有的求解器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2 结果-拉延-厚度
图3 厚度结果
从分区趋势看,所有的求解器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3 结果-拉延-边界运动
图4 边界运动结果
从分区趋势看,所有的求解器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4 结果-回弹
图5 回弹结果
可能由于使用的DynaForm前处理版本过旧,R13.1.1&R14.0.0&F14.1.0回弹计算都失败了,此步回弹结果是使用R7.1.2分析的;从分析结果看,趋势一致。
5 测试算例计算一览表
此次分析,全新配置了全部工序的前处理文件,计算拉延、修边、回弹,所有的计算的前处理文件一致,使用的硬件资源一致。
表2 测试算例计算一览表
前文说过,新版本(R13.1.1&R14.0.0&F14.1.0)的回弹计算都失败了,网格不多,质量也可以,也能算,就是不能正常是收敛,可能跟测试使用的dyn文件有关系。(ANSYS Forming 2023也失败了,可以基本确定是求解器的问题,目前测试看,R7.1.2-R12.1都能正常收敛,2021年11月以后版本都可能存在问题;)
对于5.9X系列的的DynaForm,笔者仍然推荐R7.1.2作为单精度拉延计算工具,双精度建议使用R11.2.2或者R12.1;对于使用6.X系列的DyanForm,F14.1作为单精度拉延计算工具,双精度建议使用R12.1备用,当回弹计算失败时,切换一下求解器试一下。
从计算效率看,没有太明显的提升,要想提升计算效率,只能从网格数目、时间步长两个方面入手,尽量减少网格数目并增大时间步长,但是这两个都需要用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
使用其他的前处理工具的比如ANSYS FORMING/JSTAMP等,一定要要实际测试一下,才能确定最佳的LS-DYNA生产力版本。
截止到2023年2月份笔者推荐冲压分析使用的LS-DYNA见表3。
表3 冲压领域分析LS-DYNA推荐版本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