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灵活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低代码开发平台(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LCDP)以其简单易用、灵活配置、高效开发以及低成本等特点,迅速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焦点。
二、剖析: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独特优势
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选项”的今天,各类应用系统(包括ERP、CRM、WMS、MES等)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在当下,随着企业业务的持续快速变化,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昂贵的软件定制费用令众多企业望而却步,且后期实施的效果及价值也无法得到保证;可复用的“数字化资产”少,需要开发者手动编写大量的代码,包括前端、后端等部分,因此开发效率低;需要开发者具备较高水平的编程技能,相应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成本和培养成本;由于存在开发经验、能力的差异,因此开发质量高度取决于开发者的技能水平、代码质量和测试覆盖率;开发者习惯不同,容易导致“一个程序员,一个编码风格”的问题,编码标准化程度低,从而导致编码的可维护性差。
表1 高代码、低代码、零代码开发模式比较
说明:高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以及零代码开发(从广义上来说,零代码可以当作低代码的一个子集)之间的关系如果用公式可以表述为:广义的低代码=零代码×X%+纯代码×(1-X%)。其中,X(0≤X≤100)代表了平台可复用的“数字化资产”,X越大,则表明需要编写的代码量越少。
而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相比,低代码开发平台带来了诸多优势,能有效弥补高代码开发所存在的种种弊端:
一是提高开发效率。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提供可视化的编程界面,可复用的“数字化资产”,如模块、组件、框架等,拖拽式的设计工具和丰富的API接口,使其能够灵活、快速地搭建和部署应用程序,减少了开发者重复编写代码的工作量;当预构建的模块和功能无法满足特殊需求时,开发者可以编写自定义代码来扩展或增强应用的功能,并能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有效缩短了开发周期;并且,得益于低代码平台模块化和标准化的特性,基于低代码搭建的应用程序后期维护工作将更加简单和高效。
图3 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进行可视化开发(来源:轻骑兵低代码)
二是降低开发成本。软件开发涉及多种技术栈,而低代码开发平台采用统一的开发环境,简化了技术栈的复杂度和开发流程,降低了编程技能的门槛,减少了对专业开发人员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跨平台应用开发,一次开发即可在多个操作系统和设备上运行,减少了为不同平台单独开发的成本。
图4 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一套代码多平台通用(来源:轻骑兵低代码)
三是保证开发质量。首先,低代码平台通常提供自动化测试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复错误。其次,平台内置的组件都是经过专业团队精心开发并严格测试的,确保了组件复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和框架,实现了框架级的复用,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遵循统一的开发标准和最佳实践,减少了编码错误的可能性。这些都能有效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四是规范开发流程。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架构通常是模块化和规范化的,并且提供版本控制和协作工具,开发团队可以更容易地实现代码的一致性。即使发生人员变动,新的开发者也可以快速融入统一的开发框架和流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修改已有的模块或快速创建新的模块,确保了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可维护性。
五是增强用户体验。首先,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流程,使得用户无需深入了解复杂的开发环境和技术细节即可进行应用开发,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减轻了学习编程的负担。其次,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敏捷开发和部署能力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从而快速迭代和优化产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最后,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用户习惯进行个性化定制,如通过简单配置调整页面布局、颜色和字体等样式,非专业开发人员能够很轻松完成应用构建。
另外,低代码开发平台往往更强调业务需求与开发的直接联系,它提供的功能和工具旨在帮助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等非专业开发人员更直接地参与到应用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开发和维护同一个应用,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使得“使用者即开发者”成为可能,从而确保应用能够更准确地满足业务需求。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