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管理信息化  »  管理信息化综合

信息化铿锵三人行

2013/10/9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关键字:SAP中国商业同略会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痛点  
2013年11月20日-21日,SAP中国商业同略会将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转型与发展:重塑无限可能”。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痛点。e-works借此次SAP同略会的机会,在会议召开前夕邀网友针对“信息化痛点”进行提问,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来SAP专家、SAP用户、及热心网友共同探讨,为企业解惑。

    2013年11月20日-21日,SAP中国商业同略会将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转型与发展:重塑无限可能”。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痛点。e-works借此次SAP同略会的机会,在会议召开前夕邀网友针对“信息化痛点”进行提问,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来了SAP专家、SAP用户、及热心网友来共同探讨,为企业解惑。

讨论主题:
一、如何根据企业的战略制定企业的信息化规划
二、如何解决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的问题?
三、新流程执行过程中遇到业务部门的抵触情绪怎么办?
四、如何实现ERP的深化应用?应用方向有哪些?
五、信息化建设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增长的?.


 

SAP用户篇之 安徽合力CIO张孟青观点

    本文是e-works主编李翔对安徽合力CIO张孟青的采访。

    李翔:安徽合力是如何开展企业信息化规划工作的?是否以企业的战略为依据?

    张孟青:合力董事会的决策体系较为完善,各个板块严格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各自的业务规划。合力的信息化部做信息化规划工作时,也确实是按照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来制定。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

    从我作为公司董事会成员与公司高管以及从事信息化工作20余年的角度看,我们做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规划”,而是“业务支撑规划”。何为“业务支撑规划”?首先确定组织管理的形态,其次根据组织特点对应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落实之后再来决定业务形态。其中设定好流程中间的共通点、协作点以及在管理矩阵中的交叉等。当一切业务组织设定好后,第二步再选择信息系统。业务是否能支持战略落地是选择信息系统的关键。需要通过业务分析对业务进行设计,对应有部门设计、营销设计、业务流程设计、节点设计和管控点设计等,最后,找出满足要求的最适合的信息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的战略规划里,有重点和非重点,需要借助管控体系把各个独立的事业部的战略规划汇总,这些战略规划同时也对IT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从战略层面理解这些要求,再按照步骤寻找最合适的IT解决方案。所以,信息化规划与战略规划也是一体化的。

    李:安徽合力制定战略规划的节拍是怎样?信息化规划如何与战略规划相匹配?

    张:安徽合力每五年进行一次战略规划,另外每年对当年的企业发展的情况做一个回顾。根据检查回看情况考虑第二年要做哪些调整。此外,五年规划运行到中期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与调整,所以随之业务系统、IT系统也要对应的调整,使信息化适应调整以后的战略变化。

    目前,合力的信息化规划以自己规划为主,董事对此项工作参与度非常深,有配套的资源来保证战略的落地。从董事会的角度,希望寻找最新的IT技术来解决企业发生的新变化、新问题,从信息化里找支持。

    李:如何解决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的问题?合力是否这存在种问题,如何解决?

    张:信息孤岛是指应当被共享但是没有被共享的信息。信息孤岛在合力也存在,但是正在逐步的消除中。

    有时候局部信息并不是孤岛,它也给企业提供了相关的支持。比如说目前人力资源系统是独立的,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如即时信息AM,AM里面有组织框架,有员工架构、组织架构,但这个架构与HR的架构不一样,出于管控要求的不一样,HR和AM是不一致的,但是这两种架构其实都是基于员工来进行管理的,如果有一套系统来解决人的管理信息化,那么在这个系统上去架构企业组织,就能够做到组织的一致,不同的组织只是不同的视图而已。

    合力解决信息孤岛的办法,首先是以SAP ERP作为一个集成核心,在这个基础之上以“APP化”的办法扩展其它的应用。逐步把应用点从系统中“打碎”,应用上是“碎”的,但是后台还是集成的。其实信息化系统最早都是“碎”的、零散的,然后实现系统集成,现在是从集成中再次“打碎”,只是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以往是自底向上,如今是自顶向下,通过APP来实现。

    解决信息孤岛的第二步是“自动化”。打破拥有信息系统,有计算机,才是一个信息终端用户的理解思路,而是将每个人看作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享受者,在消费信息的同时又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这样行成一个良性循环,走出一个离散的、集成的、碎片的过程。碎片化的目的是将每项应用下到最底层,而现在合力正在逐步实现更碎,更专业的过程。

    李:新流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业务部门的抵触情绪怎么办?

    张:合力基本上没有遇到抵触情绪,但是遇到效率低的问题。

    虽然系统流程设计得很完美,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本来用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要两到三天,问题就不在执行本身。信息系统的上下节点是依次进行的,上个节点没有及时处理往往影响到下一个节点的进行,进而影响效率。上个节点没有看到事务通知或者看到通知未及时处理,都会耽误整个流程的处理时间。最初,最长的一个流程有27个节点,处理时间往往长达7天,最终,我们还是把所有的节点放到一道来,每天集中时间来处理,这样效率就大幅度提高。现在的审批流程已经实现全都移动化、在线化、自动通知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抵触情绪,而是因为习惯或者是处理的不及时而导致效率低下问题。

    李:如何实现ERP的深化应用?应用方向有哪些?

    张:信息化的深化应用很简单,要从三个角度来看:系统是否能支撑业务运作,业务是否离不开系统,业务是否脱离了系统。

    深入应用的关键是看深入到什么程度,不仅仅是ERP,以及整个的业务系统到底有多少被信息工具或体系覆盖和支撑,还有哪些是完全靠人工的,这个需要有一定的考量。从深化应用的角度看,更高的层次是大数据的应用。比如在合力的SAP ERP系统中,每月会产生几百万张的凭证,这些庞大的数据蕴含着企业内部运营的可能存在的问题。合力未来将不在应用MRP来对生产计划与规划进行分析,而是应用商业智能来做零部件生产的规划,通过大量积累的数据来分析,结合预测模型来进行生产规划,再进一步预测市场的需求情况,这是对MRP的一个颠覆,目前功能还在实施中,没有完全上线。

    李:信息化建设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增长的?

    张:很多时候大家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投入,但是其实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就会有收益。对于信息化系统的价值,量化评价不太容易,但是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正确;二是战略目标落地的政策和方式是否正确的;三是IT是否支撑了战略,如果支持了,自然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收益。 

责任编辑:卢玉琴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