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管理信息化  »  管理信息化综合

美利信压铸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及智能工厂建设探索

—— 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公司精益信息部部长杨天浩在中国(重庆)智能制造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2017/6/2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整理      
关键字:美利信压铸  两化融合  智能工厂  
2017年5月25日,“中国(重庆)智能制造国际论坛”在重庆圆满召开。会上,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公司精益信息部部长杨天浩做了题为《美利信压铸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及智能工厂建设探索》的演讲。

    2017年5月25日,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e-works数字化企业网、重庆市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重庆市首席信息化(CIO)协会、成都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重庆市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推进联盟协办的主题为“中国智能制造路线图”的“中国(重庆)智能制造国际论坛”在重庆圆满召开。会上,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公司精益信息部部长杨天浩做了题为《美利信压铸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及智能工厂建设探索》的演讲。

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公司精益信息部部长 杨天浩

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公司精益信息部部长 杨天浩

一、美利信压铸简介

    美利信压铸创立于2001年5月,从红山国营压铸厂转制开始发展,专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及通讯机体产品,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压铸岛、高精度加工中心、全自动机加线、全自动喷粉线及精密质量检测系统,具有年产5万吨大型、复杂、高精度压铸产品的生产能力。

    美利信压铸的使命是:为人类创造畅快沟通和绿色低碳的美好生活。历经十五年的发展 , 美利信压铸正在进行集团化转型。集团本部位于重庆,拥有重庆襄阳“两地三厂”,总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员工合约2100人。襄阳工厂、重庆新工厂在建设初期就瞄准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经成为省级、国家级“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的示范性企业。

    从2009年到2016年,美利信压铸的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达到29%,2016年销售产值达到10.56亿。美利信压铸是2014-2017年度中国铸造百强企业,中国压铸二十强,综合实力前五。

二、两化融合实施简介

    1.美利信压铸的两化融合历程

    ●2011年:自动化K3财务系统实施;设备改造;设备节能改造;导入精益生产。

    ●2012年:荣获重庆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完成ERP系统计件工资开发与应用。

    ●2013年:ERP仓库模块应用;TPM系统上线;HR系统上线。

    ●2014年:EIP系统上线;精益智慧工厂一期启动。

    ●2015年:两化融合体 管理体系建设;机器人压铸岛建设;机加自动化建设;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精益智慧工厂二期实施。

    ●2016年: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MES、条码、数字化、网络化工厂建设启动;荣获重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联盟会长单位;PLM项目启动/模具工厂建成投产;精益智慧工厂三期项目启动并实施。

    ●2017年:PLM系统上线;美利信现代工业园竣工投产;精益智慧工厂四期启动并实施。

    2.美利信2016-2020“5-136”战略发展规划

    美利信制定了5年发展计划,其具体的内涵如下:

    “5-136”中“1”的内涵:建成一个精益信息化的“智”造公司;累计投入10亿元以上,累计实现净利润10亿元;人均产值100万元以上;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一个海外研发中心;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5-136”中“3”的内涵:三化战略: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三大核心市场:汽车、通信、机电;三大核心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成本优势;新产品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

    “5-136”中“6”的内涵:六大类产品平台:发动机类、变速箱类等;六个以上目标新客户;实现六个产品各100万件(套)的产销;每年招聘60个大学生和60名技术工人;六大能力培养:技术研发、品质保证、智能制造、组织协同、自主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员工人均收入较2015年增长60%。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