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头部车企拥有11万套模具,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在大基数和广分布面前,孤立分散的模具进入供应商工厂后,由于模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缺乏针对模具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只能采用人海战术,纸质存档记录,效率低,信息精准性差,管理成本高,提效降本成为该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
资产管控无有效手段
模具资产存量大且分散,管理手段仍以传统人工统计为主,导致数据缺失和时效性差,大量模具闲置、利用率低下,企业管理成本变相增高。与此同时,模具资产私下调拨分包,交付质量有隐患,无有效管控手段,严重影响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力。
无产能管理,无法支撑生产决策
生产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数据价值低,无有效模型算法,无法评估工厂真实产能,难以支撑生产管理决策;由于无法基于订单高效的安排生产,产能弹性成为企业核心的诉求。
模具健康管理缺失,超期服役
该企业在模具的健康管理方面整体缺失,无法预测模具健康问题,相当数量的模具“带病”、超期服役,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该车企的另一核心诉求是希望避免高投入、长周期的解决方案,尽量通过新模式、轻量化、敏捷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其切实的问题。
软硬结合 “端+云”打通生产命脉
基于卡奥斯COSMOPlat海模智云模具物联管理平台的能力,通过“物联+平台+SaaS”的创新模式为该头部车企提供模具物联智能管理方案,实现了解决方案的轻量化、敏捷化和智能化。
借助“端+云”模具物联智能管理方案, “软”“硬”结合,既有全国首创的集定位、数据采集为一体的NB-IoT智能终端设备,又有大数据平台负责数据汇总和分析,以物联网为切入点,直连设备端(模具)——云端(物联数据上云)——应用平台(智能管理平台),突破厂区地域限制,将传统哑模具变成网器,减少人工使用量,自动盘点、精确定位,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降低,整体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资产管控
针对该企业资产管控痛点,通过“端+云”互联互通模式,为企业搭建模具物联智能管理平台。 NB-IoT智能终端绑定模具,采集模具模次、成型周期、异常停机时间、地理位置等信息,实时监控记录模具的位置、生产、维保等数据;云平台利用物联及互联相关数据,在资产管理、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模具验收-调拨-生产-维保-报废等全场景“互联+物联”,信息精准高效,赋能该车企模具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生产决策
借助云平台产能分析模块,对该企业模具产能进行实时监控并校核订单排产信息。通过模具合模计数、成型周期、开机率等生产数据的建模分析,实现生产订单和模具产能的实际校核。当模具产能达不到订单需求时会预警到排产系统,经过模具提效和调整订单后重新排产,优化后订单排产准确率提升,排产跨度增加,订单交付履约率提升,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生产决策依据。
健康管理
数据分析结果驱动预测性维护保养,保障产品良品率。通过到期保养预警、到模次保养预警、节拍达标趋势下行预警、产量趋势预警等模块功能,预测性维修保养模具,提前预警企业更换备件或新开模具。健康管理帮助该企业实现工厂模具的“一高三低”:产品良品率提高,故障率降低,企业维修费降低,资源方售后成本降低。
图2 NB-loT模具智能传感器
提质降本增效方面
在模具的使用全程,通过智能终端采集的生产数据由专线上云,平台系统自动生成可读性强的数据报表,模具资产和生产数据远程可视,企业运营决策者可随时登录海模智云平台查看、追溯模具生产数据,以此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数据真实可靠。目前该企业已实现模具管理效率提升500%,工厂模具故障率由7.5%降低至4%,模具设计质量提升13%,实现订单交付履约率同比提升6%。
新业态新模式方面
通过“物联+平台+SaaS”的创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智能物联解决方案,实现了(终)端——云(平台)的直接连接,无需再配套安装路由器、光纤猫等设备,无需建基站,投入小、周期短、效率高。企业可实时基于业务的实际需求,智能、敏捷的对模具进行管理,显著提高其资产管理效率。模具物联方案凭借其高复制性特点,目前已成功推广至家电、电子、电气、医疗等行业,赋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卡奥斯COSMOPlat海模智云通过“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将工业互联网打造成模具、平台、工厂的“中转站”,利用5G、仿真、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实现模具信息互联互通,模具“开口说话”成为现实,让“工业之母”重焕新生。
在实现模具智能管理的基础上,卡奥斯COSMOPlat海模智云还能够为模具需求方、制造方和使用方提供模具定制与服务、离散制造设备智慧物联、模具柔性自动化制造、模具数字化生产管理等服务,满足模具企业数据信息化、制造智能化、协同网络化、定制个性化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通过数据增值驱动业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模具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