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管理信息化  »  MES

如何利用信息平台提高生产管理

2017/4/8    来源:e-works    特约撰稿人:杨元儒  张东平  刘慧      
关键字:运行管理  Uniformance  生产管理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要强化安全生产的主动意识,保证生产工艺的正常和安全生产,利用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对各操作班组的日常工作考核和监视。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要强化安全生产的主动意识,保证生产工艺的正常和安全生产,利用运行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实现对各操作班组的日常工作考核和监视,当生产设备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偏离状况,利用运行管理办法对生产设备工艺的偏离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现代化工厂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及管理方式,大型工厂生产企业实现运行管理和监控的主要流程是调度人员根据公司制定的生产排产计划要求调整生产方案创建操作指令,并通知生产单位的相关工艺员,工艺员审核调度指令并对相关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并把该操作指令下达给各单位当班班长,班长按照新的生产方案进行生产操作和监控。

运行管理业务架构图

图1 运行管理业务架构图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运行管理系统的架构主要是由生产信息集成平台(Uniformance)作为整个模块的数据平台,模块所有数据都是集成在该数据平台之上。同时,运行管理模块的三个子模块(操作指令、操作监控、操作日志)都是基于该平台之上的应用程序。

    其中,操作指令建立将生产排产计划内容细化为操作指令中的计划部分,伴随着生产方案的切换,同步下达操作指令,从而满足了计划或者约束条件的下载到Uniformance中,实现了生产方案在系统中的体现。

    在不同的生产方案情况下,通过操作监控可以有针对的进行操作参数的偏差监控和原因输入,可以作为相关报告和分析的基础信息来源。

    同时通过操作日志对于日志信息的管理,将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重要参数记录于系统之中,从而提供了生产过程历史和进一步分析追踪的信息。

业务流程设计

操作指令功能图

图2 操作指令功能图

    操作指令(Operation Instruction)管理的实现方式是在系统中组建指令模板,这些模板与生产计划与生产方式相关联。指令的模板中包括生产的操作目标,如产量和收率的目标,工艺技术参数,如反应温度的设定值、质量指标和生产绩效(KPI)。每个目标值都由设定的上下限或者目标值的偏差限制反应出来。其它指标由主管工艺技术管理部门的主管人员,或者车间主管主任、技术工程师设定,并经过授权发布。操作员则是在通过Internet查看到了指令的细节信息之后,协助完成指令的生效步骤,并且根据发布后的具体的生产指令情况调整实际生产。而具体的生产方案调整的执行情况通过操作监控管理来监控,并得以有效的控制。

操作监控功能图

图3 操作监控功能图

    操作监控(Operation Monitoring)将这些变量与设备相关联,设置这些监控变量的限制值,当被监控的变量的值超出了设置的限制时,系统会自动记录这些变量超出的时间周期,并可以通过Internet查看这些信息。操作员也可以通过Internet定时的检查变量产生的偏差情况,并且对于这些偏差根据实际原因情况进行分类,且输入这些变量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偏差限制条件的录入是作为操作指令管理与操作监控管理的衔接的纽带,通过偏差限制条件的录入和改变达到了指令和监控的有效集成。

操作日志功能图

图4 操作日志功能图

    操作日志(Operation Log)管理和记录每个班次的日志和发现的问题;建立操作日志并提交给下一个班组的情况汇总;并且记录操作对于计划的完成情况、偏差和问题。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