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早期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大多是孤立的,致使企业中产生大量的异构数据源,不能共享数据资源.因此传统的分布式的模型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这种极端异构的互联网环境。目前迫切需要一种面向服务的、完全基于XML和XSD等独立平台的、独立于软件供应商标准的体系结构。本文利用XML/SOAP技术来对企业现有的ERP与PDM系统实现异构数据源的集成。
1 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对于PDM与ERP这两个既有本质差别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来说,只是通过简单的互操作来完成系统的集成从战略上就是一种错误,因此我们一般的研究都是采用数据级的集成方案。在企业内部及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异构数据资源,要实现不同企业或相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相关数据的访问就要建立一种可传递的、尤其是标准统一的数据“元件”。本文采用如图1所示的共享数据源模型。
在集成化的信息制造平台下,PDM系统承担着为ERP系统提供基础技术资料、物料基本数据、产品BOM、工艺路线及制造资源等产品技术数据,而这些也是PDM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PDM数据库与共享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同步成为决定系统集成的关键。
PDM系统提供ERP系统所需要的产品工程数据,从ERP系统获取原材料、工件中心、工种等信息来编制工艺文件和选用材料等。由于PDM和ERP系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软件供应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PDM与ERP系统结构差异,因此在集成时需要分别找出两者的结合点来完成PDM与ERP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字段映射。
图1. 共享数据源模型
2 共享数据源“元件”
工程物料清单(BOM)一般认为经历了从工程设计物料清单(EBOM)到制造物料清单(MBOM)的演变。EBOM是MBOM的基础,它是MBOM参照工艺信息和必要的修改后的产物,并不只是简单的数据交换。对EBOM和MBOM来说,前者是基于设计的,后者是基于制造的,由于两者基于的角度不同,实际的系统集成中必然要做些必要的处理工作。产品结构在ERP和PDM中主要通过BOM来体现,对于这两个系统的集成来说要考虑的是在这两个系统中如何实现相同产品结构属性名称、各数据表字段名、次序和格式在信息传递时的映射和处理。
3 PDM与ERP之间的信息传递
3.1 XML介绍
XML即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定义严谨的标记语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完全面向数据、良好的结构性、高度的可扩展性和低的耦合性使得这种完全独立于数据的外部、独立于平台的国际化语言能够很方便地被人类、计算机分析器和应用程序所阅渎,易于在网络上传输。
3.2 数据转换的实现
DataSet对象存储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表现为关系数据。要进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DataSet对象显得比较困难,如果将DataSet转换成XML,则完全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转换。.NET Framework提供了XMLDataDocument类,它可以将数据的关系视图表现为层次视图。其转换步骤如下:
(1)从PDM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存入PDMDataSet中:
DataSet PDM_BOM=new DataSet(”PDMData.Set”);
(2)将PDM_BOM中的数据转化为XML:
XmlDataDoeument XML_BOM=new XmlDataDocument(PDM_BOM);
XML_BOM文件中的部分数据如下:
<名称>**</名称>
<规格>**</规格>
<型号>**</型号>
<成组工艺码>**</成组工艺码>
……
</product>
</bom>
(3)将XML_BOM数据信息渎入到ERP数据库的DataSet中:
DataSet dsBOM=new DataSet("ERP_DataSet”);
DataSet ERP_DataSet=XML_BOM DataSet。
从上述转化的步骤中可以看出BOM数据在两大信息平台中的传递情况,在PDM系统中,BOM是最终结果,而在ERP系统中,BOM是源泉。因此在系统的集成中,利用BOM这一联系的纽带就使得异构系统在保证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集成的过程。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