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工业自动化控制  »  PLC/DCS

PLC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2015/2/14    来源:佳工网        
关键字:PLC  数据通信  传感器  
本文介绍SZ—4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数据通信问题,讨论了建立数据通信所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关设计,分析了系统的设计原则。

1概 述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远程通信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电信事业发展的滞后,通信线路拥挤阻塞的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地方上班时间电话线路经常处于占线状态,使得计算机通信十分困难。若想在下班或深夜通信线路空闲时才进行数据通信,通信双方就要留人值班操作,十分不便。为此,采用无人值守的远程数据通信控制器。由于这种系统要经受通信干扰、高温等的影响,其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加上分机较多,有的又相距较远,所以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其通道的可靠性、准确性要求更高。

  在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中,往往需要将离控制中心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外的下位机采集到的在线数据实时地送给上位控制中心。这对于一般的计算机串行通信口来说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采取模拟载波传输方式或者采用微波和卫星等无线传输方式,但从投资费用及性能价格比来看,大多数还是采用模拟载波传输方式,也就是说,通信双方各接入一个专用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它将PLC送来的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在电话线中传输,并在接受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2技术现状

  本系统是以PLC为核心和可脱机的电话通信的方式实现的。在该系统中,一方面,下位机的数据采集终端必须将采集到的各种在线数据准确、可靠、迅速地送到上位微机控制中心;另一方面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和调度命令必须准确无误地下发到各下位机,而完成这两方面功能的关键在于数据通信。

  一般来说监测设备和控制中心相距较近,可直接通过RS232接口或RS422接口进行数据通信;当它们相距较远时,可以辅设专用的通信信息,采用异步MODEM专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如果距离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以上时,只能借助于公用电话网(PSTN),采用异步MODEM拨号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以PLC为核心的计算机通信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硬件配置、通信协议的选取及实现、特定操作系统下通信程序的编制等。

  下位机以特定协议向上位机发送一个信息包,由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朝着高速度、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这种高速度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往往会造成高速度上位机与外部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3用程序实现上位PC与下位PLC间的速度匹配

  按照正常的软件安装方法安装工作站软件,发现调制解调器不能进行初始化,通信无法正常进行。由于通信软件和传输介质的限制,通信速度只能处在2400bps状态,如果改换其它新型的MODEM,数据传送速度比早期的MODEM没有什么提高。这就造成计算机与外设(MODEM)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形成设备与主机间无法进行正常的对话,加之通信软件设计时很难做到尽善尽美,难免使应用程序中存在BUG,使设备与主机之间无法同步。

  系统在执行应用程序时,控制权并非完全交给应用程序,将部分时间分配给系统的硬中断IRQ8,以启动时钟中断进行时钟数据的刷新操作。由于系统以每秒钟18.2次的速度驱动硬中断,所以应用程序每执行一秒钟就调用18.2次中断INT08H和INTICH的驱动程序。如果通过接管这两个驱动程序并在其中做些延时处理,就可以控制应用程序的执行速度,当延迟时间设置比较合理时就会使原来速度非常高的主机与外设速度达到同步。因此通过接管该中断驱动程序实现比较合理。如果主机速度特别高,可以通过系统计时器的低级端口操作调用时钟的频率。将每秒系统调用时钟中断18.2次改为每秒调用次数与计算机的时钟频率相同。这样设计利用扩充中断INTICH的方法编制了一个任意调整CPU速度的实用程序。

责任编辑:陈浩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