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元宇宙这个词很火。不仅VC十分关注,地方政府也纷纷跃跃欲试,例如南昌市要组建元宇宙试验区,相关文章层出不穷,甚至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那么,究竟啥是元宇宙?说实话,十分令人费解。
本文写作之前,我查阅了很多中英文的资料,也认真阅读了段海波先生的长文《元宇宙vs数字孪生:技术演化的视角》,深受启发。本文从新兴名词术语或热词的分类谈起,结合Metaverse的正确翻译,对科技术语,尤其是涉及数字技术领域的术语如何正确进行翻译进行探讨,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正确翻译这些术语的重要意义。
1 关于新兴名词术语或热词的分类
在数字技术应用领域,新的术语(Term)或热词(Buzzword)层出不穷,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或应用趋势的畅想、愿景或预测。
往往是由业界知名的厂商提出,Metaverse就属于这一类。谈到Metaverse,就离不开Facebook,即现在的Meta公司。作为一家社交
媒体公司,该公司认为社交媒体的未来,是构建一个Metaverse。类似的术语包括Smart Earth、Smart Planet、Smart Home、Internet of Everything等,这些术语往往是由一些业界知名的厂商提出,这些厂商常常被称为“Thought leader”,指的是在各个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和前瞻性的领导厂商。
②对新兴技术发展与融合提出的复合技术。
往往由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提出,然后业界厂商积极跟进和应用。例如Digital Twin、CPS,并不是一门单元技术,而是多种单元技术融合应用的复合技术。
③有具体功能和应用范畴的单元技术。
往往也是由知名的研究机构提出,能够满足特定行业客户的应用需求,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并逐渐形成功能方面的标准。例如
ERP这个术语就是由Gartner公司提出的,
MES这个术语是AMR提出的,业界的厂商积极跟进,提供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MES领域还诞生了MESA组织。
2 提出新的术语是业界巨头的商业策略
人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西方国家的领先企业深谙此道,因此,会不断发表对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并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术语。如果企业提出的术语能够被业界广泛接受和传播,自己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相当于做了免费广告。纵观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历史,产生过非常多的术语,有些历久弥新,有些则已经被人逐渐淡忘,或者被新的术语所替代。
例如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CPC(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
协同产品商务)、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曾经也火过一时,而现在已经逐渐淡出视野。CPC这个词产生于在2000年左右,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提出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协同研发。在同一时期,
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个术语也开始流行,而后来,“东风压倒西风”,PLM为广大厂商和企业接受。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新的术语或热词,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热词也有其生命周期,不要盲目跟风。
在Metaverse的热潮下,GPU巨头NVIDIA并未使用这个术语,而是提出了自己的适用于3D设计与协作的Omniverse平台;腾讯则提出了全真互联网的理念。这些术语实际上都体现出业界巨头的商业策略。
3 术语翻译的难点和基本要求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涌现的术语或热词,在翻译为中文的时候,最大的难点在于,中文是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其本身的内涵,由上万个文字组成;而西方的语言是表音文字,是由几十个字母组合成的单词组成。
西方国家在定义术语的时候,既可以把多个单词组合在一起,例如Generative Design;也可以用缩略语的方式形成新的术语,例如
CAD;还可以直接定义一个复合词,例如Metaverse就是一个复合词。而在中文中,只能用多个文字组合起来形成对应的术语。因此,在进行术语翻译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找到最接近于其原始含义的组合词,而且在中文语境中,应当便于准确理解,不要产生误导。
正是由于汉字的丰富性,往往一个英文术语有多种翻译。然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含义,因此,不准确的翻译就会带来不准确的对于其含义的联想,从而造成误导。
例如对于Digital Twin,早期的翻译使用的是数字双胞胎,而事实上对于一个物理实体,可能有多个对应的Digital Twin,所以现在使用的数字孪生这个术语更加准确,也得到广泛的认同。
CPS(Cyber Physical System)这个术语早期的翻译是信息物理系统,而不少专家反对这种翻译,因为Cyber这个词根,实际上与控制论(Cybernetics)有关,而不是对应Information这个词,而Physical这个词既可以是物理的含义,也可以是实体的含义。迄今为止,CPS这个术语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中文翻译。我在讲解CPS的时候,一般不进行中文翻译,而是介绍其具备的3C特征,即Communication、Control、Computing,而这正是智能互联产品具备的特征。究其内涵,我认为翻译为“虚实融合系统”更能够准确表达其本质含义。另一个方面,正是由于CPS这个术语内涵的复杂性,以及缺乏广泛认同的中文翻译,实际上CPS这个术语的应用更多地停留在学术圈,并未得到工业界的广泛应用。
汉语的含义较为丰富。例如,“安全”这个词在英文中对应着Safety和Security两个词。段海波先生与我交流,在系统工程中也涉及到Safety Engineering和Security Engineering两个术语,他的建议是前者翻译为安全工程,后者翻译为安保工程。这个案例也体现出准确翻译的重要性。
4 对Metaverse翻译为元宇宙的商榷
Metaverse是一个合成词,由Meta这个前缀加上Universe这个词组合。Meta来源于希腊语,含义很丰富,有Beyond、After或Behind的意思。比较常用的另一个术语Metadata(元数据),指的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比如一张照片,其Metadata指的是其相关的属性信息。而显然不能照此类推,说Metaverse是关于宇宙的宇宙。
前文提到的NVIDIA公司推出的Omniverse平台,因为Omni的含义是全方位的,如果按照上述思路翻译,那岂不是要翻译为“全宇宙”平台。
我认为,元宇宙这个词本身在中文语境中,实在是令人费解,似乎是一门探索宇宙起源的新学科。这显然不是一个准确的翻译,容易造成误导。段海波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我广泛查询了英文网站上关于Metaverse定义的描述,例如:
●Metaverse means a virtual-reality space where users can interact with a computer-generated environment and other users.(Metaverse意味着一个虚实融合和的空间,在其中用户可以与计算机产生的环境,以及其它用户交互。https://www.the-sun.com/tech/3897437/meta-meaning-facebook/)。
●Metavers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a highly immersive virtual world where people gather to socialize, play, and work.(Metaverse指的是高度沉浸的,人们可以聚集与此进行社交、娱乐和工作的虚拟世界。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words-at-play/meaning-of-metaverse)。
●The metaverse is a digital reality that combines aspects of social media, online gaming, augmented reality (
AR), virtual reality (VR), and cryptocurrencies to allow users to interact virtually. Augmented reality overlays visual elements, sound, and other sensory input onto real-world settings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In contrast, virtual reality is entirely virtual and enhances fictional realities.(Metaverse是一种数字现实,它结合了社交媒体、在线游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加密货币的各个方面,允许用户进行虚拟交互。增强现实将视觉元素、声音和其他感官输入叠加到现实世界的设置中,以增强用户体验。相相比之下,虚拟现实完全是虚拟的,增强了虚构的现实。https://www.investopedia.com/metaverse-definition-5206578)
●“Metaverse” is a term to describe the concept of future iteration of the internet. It is made up of persistent, shared, 3D virtual spaces linked into a perceived virtual universe. It does not only refer to virtual worlds, but also inclusive of the augmented reality (AR) as well in the whole Internet ecosystem.(Metaverse是一个描述互联网未来迭代概念的术语。它由连接到感知虚拟世界的持久、共享的3D虚拟空间组成。它不仅指虚拟世界,还包括增强现实,以及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维基百科的解释,https://allvirtualreality.com/tutorials/what-definition-meaning-metaverse.html)。
上面这篇文章综述了一些媒体提到的Metaverse应当具备的特征:
●Metaverse is the successor of Internet. In Mark Zuckerberg’s word, an "Embodied Internet".(Metaverse是互联网的后继者,马克.扎克伯格认为,是一个实体的互联网,Embodied这个词本身也没有标准的中文翻译。)
●Metaverse is world where businesse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ools are immersive and interoperable.(Metaverse是一个沉浸式和可互操作的商业、通信和信息工具的世界。)
●It has to cover both the interactions in the physical world and virtual world.(它必须涵盖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互。)
●In Metaverse, group of people can be in the same place virtually although physically they are located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在Metaverse中,一群人可以虚拟地在同一个地方,尽管他们在物理上彼此相距很远。)
●In Metaverse, you can teleport instantaneously to another location.(在Metaverse中,您可以瞬间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It will be accessible across all computing platforms such as VR, AR, PC, gaming consoles, mobile devices etc.(它将可以在所有计算平台上访问,例如VR、AR、PC、游戏机、移动设备等。)
●It has to be able to support a working model of economy. For example the virtual goods, virtual clothing, virtual spaces, experiences and many more that can generate revenue and income to the inhabitants of Metaverse.(它必须能够支持虚拟商品、虚拟服装、虚拟空间、体验等的交易,可以为Metaverse的居民创造收入。)
●Users should be able to move around their avatars and goods in the metaverse.(用户应该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操控其数字替身和商品。)
●Metaverse shall be managed using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It shall be run and operated by many different players and not just by one single entity.(Metaverse应采用去中心化结构进行管理。它应该由许多不同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来运行和运营。)
Google将Metaverse翻译为“元界”,还有一个翻译是“超元域”,我认为这两个翻译显然比“元宇宙”更准确,段海波先生提出的最佳翻译是“超界”。准确的翻译更有利于这个概念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发展,而不要过多受制于市场,甚至资本力量而随波逐流。在段海波先生的文章中提到,IBM在2009年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时采用的一个Metaverse的翻译是:虚拟实境,这个翻译实际上就是台湾版的VR的翻译,说明当时IBM认为,Metaverse就是VR的延伸。
我建议数字技术领域的业界专家,应该与翻译专家一起,严肃认真地讨论清楚,确定如何翻译才能更容易理解,形成统一标准,不至于产生误导。随便造词,随便乱翻译的风气应该改改了。随着“元宇宙”火起来,工业元宇宙、元宇宙试验区、元宇宙产业链、元宇宙概念股等等衍生词正在被争先恐后地创造出来,不少人对“元宇宙”趋之若鹜。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1984年首届春晚中,马季老师那个著名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
目前,Metaverse领域能够真正举出的实例,无非是VR/AR/MR,数字孪生,以及沉浸式游戏领域的应用。我认为如果不尽快纠正错误的翻译,又会导致大家望文生义,混为一谈,搞出一堆五花八门的“元宇宙”,其实还是VR/AR/MR应用,或者叫XR应用,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马甲”而已!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