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但我们觉得还需要提高改进,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在“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希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电力输送能力,即网架建设,是十二五电网投资的核心主题,是电网建设中,与能源优化配置、能源结构调整的大主题结合最紧密的环节,是电网公司面临的最急迫的使命。电网公司经历了多年的规划和争取,终于得到中央政府的放行。在未来5 年必将井喷式加大对于高端电网建设的投资。其重心和增量,将集中体现在特高压环节。而这个环节相对于整体电力设备行业,竞争壁垒、盈利水平显著占优。特高压网架投资的井喷,将促进输配电龙头企业业绩爆发。
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特高压工程建设所需装备制造将是电力设备行业的主要盈利增长点之一,这部分技术跨国厂商技术相对成熟,国内许多企业尚处于产品研发期,因此,国内企业为争夺这一块市场的蛋糕,都在加速新产品研发、测试,积累工程经验。而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许多企业也已经开始从提升管理水平上,实施信息化管理,进而全面抗衡如ABB、施耐德、Cooper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竞争。
笔者一直关注信息化在制造业,特别是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当前应用与发展前景,当前主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ERP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报价系统和CRM项目投标进程管理等几方面,为了更好的让企业了解信息化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我们特别在市场中选取了占据市场份额较高的几个ERP、报价和CRM厂商,并对应用与不应用信息化方案的企业之间作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如下:
电力设备行业信息化应用效果比较
小结:
随着公司的发展,很多高层越来越发现公司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 都在思考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一些成功走过来的企业在此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突破这个瓶颈,借助一套成功的、标准的运营模式来提高电力设备公司的项目成功率,提升公司的项目报备管理,避免内耗,借助一套成熟的销售模式来开拓市场,加强对外地分公司的管理,做到总公司和分公司数据信息同步,通过信息化的运用深入可以使财务统计分析及生产流水线上的管理得到大步的提升,减少人为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