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要求
GB/T1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5.4.1条款为质量目标,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DIS)的6.2条款为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要求“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组织应将质量目标形成文件。质量目标应与产品、服务的符合型和顾客满意相关,可测量、适当时更新,得到监视与沟通,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目标的定义: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它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要以八大质量管理原则的“5 管理的系统方法”从实现企业总的质量目标为出发点,去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活动。
不管是2008版还是2015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质量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且有越来越具体化的趋势。
二、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源头是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也就是说,质量方针是质量管理方面的总纲领。
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输出,是质量方针的具体量化体现,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了其在质量方面关注的焦点,可以帮助企业有目的地、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达到策划的结果,也是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指南。
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评审提供了框架,使质量目标在方针的框架内建立具体追求的目的。
三、质量目标的制定
质量目标是量化的质量方针的体现,是实现质量管理绩效的具体衡量手段,好的目标不仅能够对企业以及各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各部门的工作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让各部门知道工作的努力方向。所以说,质量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
质量目标按时间可分为中长期质量目标、年度质量目标和短期质量目标;按层次可分为企业质量目标、各部门质量目标以及班组和个人的质量目标;按项目可分为企业总的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和专门课题的质量目标。我们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所说的质量目标一般指年度质量目标极其部门分解,不同的项目根据其特点有不同的检查频次,分月度、季度、半年、全年四种情况。
质量目标的制定应考虑现实性、先进性、可监测,以便采用过程方法形成螺旋式PDCA循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企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始终是质量管理工作追求的目标,如何能体现和量化出质量水平提高的轨迹情况,显然质量目标是衡量的指标。譬如: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产品流水直通率、产品装机失效率等一年比一年好转,而且用数据说话,就是质量水平提高的有力证据。我们常说员工的质量意识如何如何,这是一个定性的无法量化的情况,就不宜作为质量目标。
对于组织(企业级)质量目标制定的步骤:
(1)挖掘出企业现存的弱项和存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顾客投诉、质量审核的结果、管理评审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出现的情况、纠正或预防措施等等来发现问题,从而找出质量目标所要解决的包括不合格、缺陷、不足和与先进的差距等问题。譬如某企业的质量目标中有产品批次一次交验合格率要求,通过产品测量实现过程监控,可以针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总体控制;某EMS代工企业的质量目标中有准确交货及时率要求,可以体现顾客满意,也抓住了代工的重点。
(2)分析所有问题对质量的影响重要程度、影响频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从中找出前1~3项进行控制的管理。对于产品一次校验合格率的提高,不能机械的看验收产品,而要从过程的质量来保证,对于废品的损失、质量成本也必须考虑,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绩效,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存活与发展。譬如某企业的质量目标中有质量损失率要求,以体现用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和利润。
(3)保证质量目标不低于顾客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要求,而且有一个逐年提升的过程。使得要经过一番努力就可以达到,以激励员工。譬如某企业的质量目标中有顾客满意率要求,根据顾客满意率的评价程序,结合企业近几年的满意率趋势,可以确定为“顾客满意率≥90%,并逐年提高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