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先进制造技术  »  逆向工程

基于逆向工程的艺术茶杯的快速设计与制作

2017/1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刘燕      
关键字:艺术茶杯  逆向工程  快速成形  
本文介绍了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形的原理、流程和应用范围。利用逆向工程对艺术茶杯进行反求设计,借助EinScan—S的3D扫描仪和Geomagic Studio软件,完成艺术茶杯曲面数据的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熔融沉积成形快速制造。结果表明,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形一体化,能够有效解决复杂曲面零件的模型获取和快速制造的难题。

    传统的正向设计是工程师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提出功能、外观等方面的设汁构想,得出多种方案,计算、分析和比较,然后绘制图纸,确定工艺规划,选择机床加工;与正向设计不同,逆向工程又称为反求工程,它针对不删的实物原型,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应用逆向软件由测量数据重构出实物的CAD模型,最后制造出模型所定义的产品。逆向工程在汽车、家电产品外形设计、艺术品复制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以艺术茶杯为例,基于非接触式扫描仪和Geomagic Studio,介绍逆向工程的过程和应用。

一、艺术茶杯数据测量

    艺术茶杯是曲面类零件,结构复杂,若采用三坐标接触式测量,测得的点数据相对有限,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形状;选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测量速度快,点数据较大,通常有几百万个点,能较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形状,且避免了因扫描头磨损而影响精度,不会划伤工件,无接触变形,在测量过程中无接触力,工件容易装夹,尤其在测垃工件内部特征时具有明显优势。采用EinScan-S的3D扫描仪,测量精度≤0.1mm,点距0.17mm~0.2mm,采用转台全自动扫描模式,三维扫描仪由转台和扫描头组成,测量前,调整光束投射位置,调节扫描头倾斜角度,另外先用标定板对设备标定三次,确定转台与扫描头的相埘位置,艺术茶杯反光较强,扫描前,将显像剂喷涂在茶杯表面,为减少误差,显像剂必须颗粒细小,喷涂均匀,可以大幅改善茶杯扫描特性。选择物体亮度和物体的纹理,艺术茶杯采用多角度扫描,一次扫描数据不完整,无法正确表达艺术茶杯曲面轮廓,对扫描方案进行规划,杯口朝上扫描一次,得到外轮廓数据,拆卸后杯身朝上再次扫描,得到茶杯内部轮廓及杯底内凹处信息,系统自动将不同位置和角度的测量数据对齐,获得完整、精确的三维点云数据。

二、艺术茶杯数据处理

    将扫描的数据导入到“Geomagic Studio”软件中,如图1所示。

    (一)点阶段处理。点云着色处理,通过体外弧点、非连接项删除多余点,对点云数据进行曲率采样、等距采样或随机采样等。目的是去除无用杂点,减少数据量,利于多边形阶段处理。

    (二)多边形阶段处理。删除钉状物、补全孔洞(艺术茶杯于柄部分扫描后留下孔洞)、扫描后杯内有多余部分采厢抽壳去除,修复相交区域,锐化曲面连接,编辑边界,拟合孔,对多边形网格光顺和优化处理,为后续曲面处理打下基础。

    (三)形状阶段处理。拟合成NURBS曲面,修改曲面属性,对曲面进行松弛、合并等处理,得到理想的曲面模型,如图2所示。

    1

三、快速成形

    快速成形以 维模型文件为基础,应用FDM、SLS、SLA等不同的技术,使用特定材料如ABS、PLA、尼龙、聚苯乙烯、金属、陶瓷等材料,采用激光或喷头自下而上逐层叠加制造物体的方法。本实例采用熔融沉积成形FDM,具体过程如下。

    (一)CAD模型。非接触扫描仪扫描后得到点云数据,数据处理后产生三维模型。

    (二)分层。用二维薄片逼近三维实体,可生产任意复杂件。三维模型的摆放方向不同,对加工精度、成形效率和支撑设置等影响大,本实例采用杯口朝上放置,X—Y方向尺寸精度高于z方向。艺术茶杯手柄处近似外伸结构,为方便取出工件,应在茶杯底部和手柄处设置支撑。艺术茶杯杯口处曲面曲率变化大,虽然采用等高度分层方法简单,但加工精度难以保证,采用适用性分层,根据工件形状特点,在曲率变化小时采用较厚切片,在曲率变化大区域采用精细切片,可同时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三)层面加工与粘结。加工设备不需要昂贵的激光器,由喷头及送丝机构,加热及温控系统、XYZ扫描运动系统等多机构联动,对每层轮廓信息识别,进行工艺规划,自动生成数控代码,对整个截面进行涂覆,制造一系列层片并自动将它们联接起来,如图3所示,加工实心工件速度较慢,生产艺术茶杯等薄壳件优势明显。采用双喷头同时喷涂,工件和支撑采用不同材料,效率高且易于去除支撑。

    (四)后处理。剥离支撑结构,用热熔塑料修补表面缺陷,剥离表面、层与层交界处打磨处理,喷刷涂料,提高工件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满足需求的零件。

四、结语

    逆向设计与快速成形是计算机、数控、新材料等技术的高度集成,能解决复杂曲面零件模型获取和快速制造的难题,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但逆向工程中存在测量和制造误差、STL格式转换数据量大精度降低、对操作者水平依赖大等诸多问题,随着工艺、材料、软件的进步,逆向工程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

责任编辑:张纯子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