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除考虑自身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实现,还需综合供应链上其他供应商及客户需求的满足,以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平衡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供应链的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应为一种协同化生产调度,目前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对生产计划调度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补充。
一、理论阐述
1、供应链协同理论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供应链协同进行阐述。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包括:同时考虑自身、供货商和上游供货商的供应链;包括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两部分;通过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信息、资源、风险共享,实现全体企业的利益目标。而国内学者提出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为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将供应链上全部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供应链上企业制定共同发展目标,以合约或协议方式明确责任及风险承担方式,以确保各企业间协同运行。
总结来说,供应链协同以供应链上的全部企业为参与主体,以最大化供应链效益为最终目标,使生产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优化配置。
2、食物链平衡理论
农机制造行业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关系与自然界食物链相类似,由此提出食物链平衡理论。在该食物链中,原料生产企业人工生命的排出物被制造企业的人工生命汲取,制造企业的人工生命排出物被销售企业的人工生命汲取,形成基本的、具备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人工生命必须获取足够的食物维持其活动和生存所需,当其能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进入更高级别的食物链。在该食物链中,三种排出物(资源)分别对应原料企业的原料、制造企业的产品及运输企业的产品。
二、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
1、传统生产计划调度的不足
分析农机制造企业传统生产计划调度方式与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及特点的匹配度,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以往有关生产计划调度方式的研究多从离散式制造企业的角度出发,这种已经成熟的调度方式很难适用于供应链背景中的流程式企业。第二,生产计划调度的关注点在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整个供应链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存在较严重的目标冲突问题。第三,对企业内部资源均衡配置少有关注,物料稳定性缺失。基于离散式的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理论难以被流程式企业照搬全抄,必须从流程式企业的特点出发,在传统生产计划调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2、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生产计划方法
供应链环境中,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涉及到多个主体,位于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经营方式不同,经营权独立,生产计划设计需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供应链整体计划,然后再将计划划依照产能及分配规则分配给不同企业,各企业间相互协调,完成整个生产计划。
(1)整体计划制定
以农机制造企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主导,详细分析各个企业的产生、生产资源配备、企业间资源约束、生产成本等,制定生产整体计划,要求整体计划在满足生产质量、交货日期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2)整体计划分解
整体计划分解一般使用BOM订单分解方式,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将生产计划逐级分解,保证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整体计划。
(3)生产任务划分
生产任务划分方案的科学性决定了生产链协同能否实现,利用BOM将整体生产计划划分为多个详细的子任务,对应任务内容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生及资源存有量,将子任务划分给相匹配的企业。
基于供应链的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由多方参与,各企业间相互协调又保持较高的自主权。整体计划虽由核心企业制定,但其需通过其他企业的考证和协商才能落实,确保整个“食物链”的平衡。整个协同计划流程可解释为:市场需求分析及订单接收-供应链节点企业信息采集和分析-订单分析-整体生产计划的初步制定-任务分解-合作企业的订单分析及生产计划制定-确定最终整体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制定-车间生产计划制定。节点企业在收到自身子任务后,会结合产能及资源配置情况分析是否能够达成任务要求,选择自主生产或进行外部采购,由该供应链之外的节点企业进行生产。
3、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生产调度流程
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协同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基于供应链的农机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也可被看做位于同一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实际生产中,若核心企业未接到订单,其他节点企业按原计划开展生产任务,核心企业接收到订单后,则需要与节点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基于供应链的协同生产调度流程为:首先,客户向农机生产企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提交订单,订购产品X,核心企业结合自身产能状况,决定是否接收订单,若是,制定相应的整体生产计划,结合计划需求将产品X的生产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其次,核心企业结合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生产能力等因素,将不同子任务分配给适宜的节点企业,其中部分子任务由核心企业自主完成。最后,协同化开展生产任务,过程中节点企业与核心期企业间不断进行信息交互,向客户方反馈生产进度信息,直至生产任务完成、产品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