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气爽,碧海蓝天,笔者近日因公访问青岛,调研了某超级轨道交通装备央企智慧物流建设项目,见识泱泱大企,目睹国之重器,聆听央企重任,感悟家国情怀,情之所至,不吐不快,禁不住和大家分享。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骨干企业,铁路总公司确定的六家装备现代化重点扶持企业之一,是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和城轨地铁车辆定点制造企业,是国家主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基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车青岛四方高速动车组市场占有率近50%,高档铁路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70%。
高铁行业是比较典型的离散型产业,中车又是
智能制造的优秀代表,以下先就离散型产业和智能制造和大家探讨。
什么是离散型产业
离散制造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例如火箭,飞机,机车,武器装备,船舶,设备,机床,汽车等
制造业。
从产品形态来说,离散制造的产品相对较为复杂,包含多个零部件,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产品结构,原材料清单和零部件配套关系。从产品种类来说,一般的离散制造型企业都生产较多品种和系列的产品,所以,一般离散型制造物料的比较多样,离散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是由不同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组成的复杂的过程,所以,离散制造型企业的过程控制更为复杂和多变。
离散制造企业的产能不像连续型企业由硬件设备决定,而主要以软件和系统决定。同样规模和硬件设施的不同离散型企业因其系统管理水平的差异,其产能产出和效率可能有天壤之别,所以,离散制造型企业通过软件和系统的改进来提升竞争力更具潜力。
啥是智能制造
其实,智能制造和离散型制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任何制造商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客户要求越来越多的定制,这导致生产批次更小,更改频繁,浪费更多。供应线也在减少,外包也在增加。为了竞争,制造商需要优化其昂贵设备的生产力,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并减少循环时间,处理
传感器数据的新能力,以及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云和边缘技术,正在使设备、流程、产品和工厂的管理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向越来越主动的管理。这些基本就是“智能制造“的基本内容。
在该央企智慧物流项目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从被动接受货物,被动上料上架,到利用系统,利用软件,完全按照客户需求,安排从供应链到端的物流,即数字化供应商到场内所有物料活动,争取一切物流活动可掌控,可指挥,可弹性,可视化,可改进。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物流管理痛点
该央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批量小,物料多,每列车SKU超过12000多个,主机厂每年接受超过250万多个,两三万个品类,每个品类都有自己的规格型号品质要求,包装和物流要求,还有更多的地铁,以及其他车辆的供应链要求,所以要有条不紊的管理这样的物流活动,是具有非常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国内外同行在物流管理方面数字化成功的案例并不太多,所以只能由项目团队共同探索和实施。
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之前,需要了解离散型企业物流包括以下痛点:
1、物料过程不透明,只有被动收货,什么时候送,送多少,哪家送,送什么材料,这些都事先不了解,有些料库存大,有些料却有断供的可能。
2、物流活动和生产节拍不一致,由于缺乏主动控制供应链送料,导致物流无法和生产节拍相融,可能导致生产的浪费,以及无法准时出货的风险。
3、供应商送货和生产
BOM不一致,导致场内换工装,出现很多重复性劳动,以及伤害产品的风险。
4、有缺乏准确的全公司库存数量数字化,不仅增加库存,也可能出现呆滞品可能。
吉联新软离散制造物流系统
充分了解改行业的痛点之后,吉联团队深入分析广泛的分析了现状,和该央企客户一起设定了以下目标:
打造供应链一体化的系统,从供应商发货,收货,质检,上架到上线,打通SRM(供应商系统),SAP,VMI(供应链库存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 TMS(运输管理系统),全部数据由系统管理,建立一体化的最精益,最有效率,最小浪费的离散型生产和智能制造产业中供应链模式。
从公司级,仓库级,调度级,和作业级全面掌控物流作业,确保物流节奏严格按照生产制造节拍和计划。
在物流执行过程中,融合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使得物流过程和规划能够帮助自我学习,不断升级换代。
打造物流
ERP,融合和
协同所有物流相关资源, 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系统高效运转。
由于供应链非常复杂,首期光系统接口就完成了近百个,目前一期WMS和TMS已经上线,客户同事反应良好,大部分达到了先前设定的目标,正如前面提到的PDCA,物流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新的改进机会,也在不停的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第三期任务正在开发和实施中,而进一步改善的第四期第五期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类似该央企这样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货值高,批量小,批次高,安全要求高,全球范围内,类似的物流管理数字化也几乎没有标杆可以学习。 行业零件厂有上百家,相当规模的供应商有上千家,我们希望一起打造一个高效的贴合该行业,甚至整个离散制造行业的物流系统标杆(Benchmarking)。
关于作者
曾志宏Lucas,北科大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曾服务于GE,Rolls-Royce,JCI,Whirlpool供应链部门,致力于物流行业和国际供应链领域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及数字供应链,智慧物流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和传播(微信1638881963)。
本文为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