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2%,收于178.36点,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期,中国新造船价指数达1066点,创该指数有史以来最高点。数据显示出,全球船舶工业平稳运行,行业发展正处于上升周期,我国船舶工业也跑出了复苏的加速度。

图1 2023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从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且所有指标首次实现2位数增长;国际市场份额均超五成,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图2 2023年世界造船指标市场份额(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截至12月底,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1~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2%、66.6%和55.0%。
从重点监测企业指标情况来看,造船企业三大指标同比增长,船舶修理企业完工艘数同比增长,船用柴油机产量下降功率增长,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船舶企业效益同比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中国船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6.53亿元,同比增长2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1亿元,同比增长74.82%,实现大幅增长。中船防务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72亿元,同比增长3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20万元,同比增长1.92%。江龙船艇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7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34.24万元,同比增长53.85%。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造船技术不断突破,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与升级。11月4日,由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中国已集齐世界造船业最后一颗“明珠”,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目前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12月7日,全球首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系列首制船“CMA CGM BAHIA”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12月18日,全球最先进、钻探深度最深、船载实验室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也是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
当前,全球船舶工业逐渐步入历史新一轮上升周期,中国船舶工业也持续走强。观其原因,一方面,全球活跃船厂数量持续减少,行业供给端收缩明显;另一方面,全球船龄明显增长,叠加下游航运市场规模恢复与扩大、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等因素,需求端订单,特别是散货船、油船订单活跃。未来,中国船舶工业仍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着力提升交付效率与水平,以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我国从“世界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参考资料:
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一图读懂丨2023年全年船舶统计数据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