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对于我国在全球
制造业中的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为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各方深入聚焦智能制造,持续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我国产业突破性地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从政策来看,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希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22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2023年,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全面部署。
从地方政府来看,各地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探索活动。例如,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吉林等地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迈进;贵州、江苏、浙江、河南、云南等地大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从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来看,智能制造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抓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围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推广、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成效:一些制造企业已开始主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制造企业将数字孪生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工厂及智能装备运营场景,还有一些制造企业积极推进三维产品设计、结构化工艺设计。
例如,一汽解放无锡柴油机厂通过将历史调度决策过程数据和调度执行后的实际生产性能指标作为训练数据集,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调度决策评价算法的参数进行调优,保证了调度决策符合生产实际需求;兰石集团数字孪生项目组以重型装备为载体,重点研究高保真数字模型、
数据采集、三维数据可视化、故障监测、寿命预测等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升集团能源装备数字化水平。铁建重工集团基于MBD技术的创新研发体系,通过三维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综合地质状况、工程需求与装备的耦合
仿真分析,从原材料、轻量化和模块化等多方面实现了降本,并通过三维装配工艺、三维智能套料和机加编程仿真等应用,提升了制造效率,扩大公司产能。
另外,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力量,在智能工厂非标定制自动化集成和工业软件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国内智能工厂非标定制自动化集成商达到数千家,其中上市公司约100家,通过提供面向特定产品与工艺、能满足企业特定需求、切合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国产工业软件正迎来发展壮大的春天,不断有国产工业软件厂商登陆资本市场或获得融资,并且在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后起之秀。
然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依然比较突出。因此,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时,必须明确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重视智能制造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将“数字化、柔性自动化、精益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相结合,从互联工厂、透明工厂、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到智慧工厂逐步进阶,渐进式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应当构建“去中心化”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必须正确引导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转型,高度重视和引导中小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服务的价值,大力培育具有专业背景和服务经验的智能制造咨询服务和培训机构。
参考资料: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黄培:推进智能制造,绘制新型工业化宏伟蓝图
各地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三个方向都在发力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