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管理数字化  »  SCM与物流

Valor物料管理,四步优化供应链

2017/12/15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熊东旭      
关键字:物料管理  供应链  Valor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在生产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二阶:物料配送管控

    Valor物料配送管控能有效的改善了企业的库存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为实现物料精准配送,Valor基于物料消耗状态和即将开始生产的工单物料需求,自动生成货仓的捡料表。

    可设定物料的出货原则(FIFO,现用料/剩余料,MSD状态,供应商,封装形式,元件外形一致性,供料器兼容性等)保证线边仓最小化,现场仅维持最低的所需物料。同时支持产品组群优化和供料器料车齐套换料的换线模式下的物料准备。对来料登记,暂时禁用料,物料选择,物料退库,集中检查等等物料管理环节,系统可生成相关的物料管理优先级,物料计划,以及管理原则等方面的介绍。

    第三阶:库房管理

    Valor库房管理工具提供业界最全面的物料管理解决方案,其以一个单一的环境,覆盖多个本地、远程仓库以及线边、线上库存点,从一开始的物料接收、物料流到仓储管理

    Valor库房管理产品简单易用,包含使用PDA操作的自动化物料任务分配以及先进的可配置物流规则,也支持看板及“JIT”(适时)物料配送协议,能确保物料流及库房安排性能最优、效率最高。其以自动化方式直接采集物料消耗及抛料数据能确保仓储数据完备而精确,从而避免未预期的缺料及超量库存。

    第四阶:信息高速公路

    Valor信息高速公路能以最详细的级别精确地提供对仓库及车间数据的实时访问。这种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需要复杂的集成,能避免由于各种不同的工程设计服务而造成高昂的客制化成本,它也不会由于系统不同而需要创建其它复杂的辅助工具。

    用户拥有一个单一而一致的数据源,既可提供实时数据,也可以根据需求提供相应的数据,这些数据反应和体现包含从设计、计划到效能、物料、追溯及质量所有信息在内的完整而集成的车间环境。Valor信息高速公路产品可生成信息和报表,提供核心的效能及追溯数据,从而推动制造持续不断的改进。

三、Valor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无缝集成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对质量进行追踪和管控,效率较低且成本高居不下,即降低了公司的竞争力;同时生产流程无法防错防呆,制程疏漏无法管控;在系统集成上,企业内MES、PLM、ERP、SCM等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相互独立形成孤岛,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数据流没有形成通路,阻碍了信息的交互。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相互脱节,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没有考虑工艺,而工艺部门仅依靠人员经验,缺乏对产品可制造性的合理评估,导致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生产异常,影响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生产计划、物料计划等方面无法进行协调配合,设备利用率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废品频繁出入库、成本计算复杂。

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无缝集成

图2 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无缝集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Valor实现了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无缝集成。将来自上层的完整、齐备的工程数据通过智能型制程准备平台MSS Process Preparation,进行优化的排产输出,该步骤可以向车间交付完整、全面、同步一致的制程数据;然后再Valor MSS制造执行环节,如设计、规划、监测、控制、生产排程、整机制造、追溯、测试及重工流程等过程实现全方位覆盖,形成了一个针对电子制造全过程的端到端闭环的制造管理体系。

    同时,在车间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了全面集成的Valor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平台能对物料消耗过程进行跟踪,为计划调度、质量控制等提供实际的生产数据,也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物流跟踪管理,统计在库、生产、发货等各种物流变化信息,对全过程物料所处的工序状态、所在的设备进行跟踪管理,提供实际设备利用情况、能源和辅助材料的消耗情况,为生产调度和成本控制提供信息,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排产和精益化的物料配送。

    值得一提的是,Valor之所以能实现物料管理系统与智能排产系统无缝集成,是因为Valor能提供业界独有的生产系统无缝信息联接技术,依托OML(电子生产制造通信协议)可针对所有的SMT电子制造生产平台,都能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数据互联,为新一代的电子制造信息化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及高效的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系统真正的“IN LINE”。通过这项技术,Mentor公司也很好的解决了各个业务系统直接的集成问题,可以覆盖从产线底层设备到企业层面的个层面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真正打破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从而发挥各业务系统间的最大效能,实现数据流的自动化。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