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于中国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成为中国饮料包装机械行业首家建有国家级研发中心的上市公司(002209),到研发应用机器人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再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达意隆始终秉承“为你而转”的理念,与时代一起前行。
多年来,达意隆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熟知每一个工业生产流程,以此为技术基础,结合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水处理、饮料前处理系统、PET吹瓶系列、灌装系列、桶装水系列、吹灌旋系列、贴标系列、输送系列、二次包装设备系列等液态产品包装整线及单机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顶层规划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改善产品流程,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产品研发、采购、制造、包装、仓储、物流、分销、消费的全价值链各个环节服务需求。
截至目前,自有专利超过800余项,其中授权500余项(含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2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等);创新研发四项国家重点新产品,五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截至2017年底,公司累计制定标准33项(含在起草),其中主持起草16项,参与起草17项,已发布实施18项。如今,达意隆拥有九家全资子公司,网络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应用涵盖整个制造业。
图1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现状
多年来,达意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秉承“为你而转”的企业精神,通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面向食品、饮料、乳品、调味品、日化等行业,为全球客户提供液态产品包装单机设备及整线智能装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顶层规划设计。重点围绕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持续创新,整合厂房设计、设备供应、人才培训、生产运营、远程运维等资源,提供产品+服务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产品研发、采购、制造、包装、仓储、物流、分销、消费的全价值链环节服务需求,由单纯装备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努力打造服务型制造业新业态。
1.实施基础
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初步具备关键生产过程关键信息参数的自感知与故障自诊断功能,实现了生产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快速报警;具备标准化接口,实现装备内部的互连互通,通过外部网络连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具备关键生产过程的自适应功能,实现了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提高了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具备用户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全生产过程数据存储,并可为用户开展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2.项目建设内容
1)国产化升级
为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发展目标,该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在已有高国产化率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产化升级改造工作。从关键部件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的自主开发、货架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及其可靠性评价等四大方面开展国产化工作,为饮品包装行业智能装备的安全可控提供国产化改造示范。
2)智能化提升
高速视觉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研发:本项目开展高速视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视觉处理解决吹瓶、异物、旋盖质量等的实时监测,进一步提高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的自感知能力。
整线平衡系统的智能控制:本项目通过生产线平衡控制方案,采用独特的输送装置利用率算法进行瓶流控制,并结合传统传感器控制方式,实现整线无压力控制和效率优化。
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开展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达到缩短维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制定维修策略的目的。
三、参评智能制造项目详细情况介绍
1.项目背景介绍
1)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是达意隆已有的液态食品包装机械,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该装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用于乳品、药品、功能性饮料等液体食品的批量生产,已在东鹏饮料试产。装备集成了高速吹瓶、无菌灌装和高速旋盖三大单机系统,其工艺、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2)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按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要求,实现关键部件50%的国产化率。
3)项目研发的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在工艺优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基础条件。
4)项目具有了良好成长性和推广应用效益。后续建设重点围绕国产化升级、信息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等三方面,实现PET材料消耗降低25%以上、整线生产效率提升5%、整机能耗降低20%、不良品率降低3%、运营成本降低25%。
2.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本项目依托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拟研发面向液态包装行业,适用于乳品、药品、功能性饮料等液态包装产品批量生产的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并在相关生产企业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014.01~2016.12,分两期建设:
第一期已完成,装备具备标准的数据接口和网络通信功能,实现基本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吹瓶、灌装、旋盖、输送等过程中关键工艺环节的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自调节,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在线监测、远程故障诊断、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第二期建设重点(已经完成):开展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的国产化升级、信息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实现装备与制造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功能,可提供运行数据或用户使用习惯数据,支撑制造商、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创新性应用。本项目在研发无菌吹灌旋智能装备的基础上,在东鹏饮料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
3.效益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使PET材料消耗降低25%以上、整线生产效率提升5%、整机能耗降低20%、不良品率降低3%、运营成本降低25%,在性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交标准草案两件,软件著作版权1件,实现新装备1项,申请专利5项;为液态包装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今后,达意隆将坚持“液态包装自动化整线解决方案”和“基于机器人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双轮驱动战略,以智能、高速、绿色、柔性为研究方向,深化核心技术研究,保持行业技术领先能力,在智能制造领域为我国食品饮料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