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即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能动态反映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起保障与控制作用的货币收支。现金流可理解为在运动状态中的现金。在财务上,现金流是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总和。现金流不仅体现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价值源于获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营销能力等,但这些最终都表现为企业的现金流量,即现有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大小的能力。因此,现金流对企业价值起决定作用。现金流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之中,是企业的生命之流。企业现金只有不断周转,完成一个又一个生产周期,才具备了进一步生存、发展的能力。现金流好比企业的血液,良性的现金循环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能够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出了问题,轻则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重则陷入财务危机而破产,因此,现金流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恰当的现金控制模式
现金控制模式的目的是要为资产在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做出抉择,提供科学系统的方法,以求获得最大的长期利润。现金控制模式有集中现金管理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设立结算中心模式、设立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平衡会受到现金控制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企业集团的组织设计变化及营销战略等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的效率。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组织机构的特点、经营活动复杂情况、各种现金控制模式的特点、现金管理受汇率和利率波动的影响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企业的现金管理模式。
二、对企业现金流实施分类管理
企业现金流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缴纳税款等。投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的购建与处置、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购买与处置、无形资产的购建与处置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吸收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分配利润等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三种现金流的内容不同,因此管理方法和管理的重点也不同。
(一)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管理
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通过运用所拥有的资源自身创造的现金流量。企业要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依靠来自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良性现金“造血”功能机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盈利能力等措施,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维持现金流的可持续性。如果有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动机制,即使发生银行追债等这种暂时性的资金缺口,也可通过健全的现金预算安排与合理的资金调度部分化解。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的特点,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分别进行管理。现金流出控制的中心是保证现金流出的有效性,侧重收益性的提高;现金流入控制则充分考虑了企业经营对流动性的要求。企业可以通过预算管理实现对现金支出的控制。
(二)对投资活动现金流的管理
投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投资过程中形成的现金流量。企业可以根据投资活动的特点,对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进行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编制资本预算控制资本支出、预计现金流入,还要及时收回投资、足额收取投资收益等。
(三)对筹资活动现金流的管理
筹资活动现金流是企业筹资过程中形成的现金流量。企业要研究融资渠道,为投资活动筹集足够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按时支付利息,做好利润分配工作。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