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是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于目标化、具象化、功能化的设计再现,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集中投射,是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绿色财富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现代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实质上是在寻求“自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心灵绿色”的交集最大化。绿色设计自1989年由Avril Fox 和 Robin Murrell 共同创作的Green Design 中首次提出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逐渐深入各个领域。世界上一些经典的绿色设计案例均是以绿色设计的理念为基础,结合领域的自身特点融入绿色设计思想,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其应有的功能、寿命及使用质量。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时代,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应遵守绿色设计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以及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将绿色设计贯穿于整个生产、消费和流通等环节。
1 绿色设计案例的作用
案例分析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和通用的方法,通过对案例各方面的挖掘,提取有效的因素,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指导以及可行的依据。绿色设计案例的作用主要包括 2 个方面:(1)梳理典型的成功的绿色设计案例,对今后绿色设计的发展具有学习和借鉴作用;(2)深入分析偏离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案例,指出其在绿色设计上的问题,引起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反思和改进。
本文第2部分从6大领域内选取18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案例进行梳理。其中,一些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理念,致力于设计生产出符合绿色设计原则的工艺及产品,这些产品集使用、环保、美学于一身,为今后绿色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榜样”以及学习借鉴的经验。
第3部分从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著名电子产品——苹果手机(iPhone)进行深入剖析。综合分析认为 iPhone 系列手机距离绿色设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典型案例分析为国家、地区及企业敲响了警钟,对未来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2 世界绿色设计案例
如何走出一条兼顾发展、民生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世界各地也因此而为之努力,在不同的领域内均涌现出一批符合绿色设计要求,适合人类、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通过梳理国内外著名的绿色设计案例,为今后我国各领域的绿色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1 绿色能源经典案例
(1)丹麦 2050 计划。2009年于丹麦哥本哈根市通过的《哥本哈根2025年气候规划》中提出分两步建成碳中和城市,到2025年实现零排放。自1980年起的近30多年中,丹麦已经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并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期间,丹麦的经济累计增长了 78%,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却几乎是零,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降低了 13%。丹麦的绿色经验也向世界证明:提高GDP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要消耗更多能源。
(2)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以开放对等的信息-能源一体化架构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交换与共享网络,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相关技术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传输与管理系统”、德国经济技术部与环境部推出的 E-Energy 计划、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Energy Hub”能量集线器以及日本的“马克一号”数字电网路由器等。
(3)分布式能源。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的需求就地生产并供应能量,具有多种功能,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可满足多重目标的中、小型能量转换利用系统。作为新一代供能模式,分布式能源系统是集中式供能系统的有力补充。
2.2 绿色制造经典案例
(1)中国绿色制造计划——“中国制造 2025”。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 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2)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当前,3D打印技术成为工业品性能、品质改善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与传统制造业的去料加工技术相比,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被看作是引发新一轮制造革命的关键要素。
(3)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开展环境经营是宝钢成为倍受社会尊重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的责任所在。在全球经济发展趋缓,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宝钢集团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2.3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1)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建筑利用季节的自然变化进行采光和调温,利用可再生能源,装配节水节能配件及监控系统。相比于类似传统建筑,整个生态城可节省30%的能源,相当于每年节省171吨标准煤和减少427吨二氧化碳排放,在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上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英国 BRE 的环境楼。英国BRE的环境楼为21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其设计新颖,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模实验设施。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控制。用户可对灯、百页窗、窗和加热系统的自控装置进行摇控。
(3)鸟巢。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2.4 绿色交通经典案例
(1)巴西库里蒂巴公交系统。库里蒂巴的公交线路网呈分级结构,注重不同线路间转乘点建设,特别确保专用道和其他运输线路高效衔接。库里蒂巴成了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用公共交通。这个比例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是最高的。被誉为巴西“生态之都”的库里蒂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范例。
(2)中国绿色货运行动。“中国绿色货运行动于 2012年4月18日正式启动。经交通运输部批准,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主办,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协办。以“绿色货运,节能减排”为主题,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服务货运企业,促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安全发展。 2015年7月23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国际研讨会暨全国启动仪式在北京召开,并发布《美丽家园,幸福生活》以及《蓝天之下,你我同行》的倡议。
(3)中国高铁。中国高铁从摸索至成熟,经过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高铁因其正点、快捷、明亮、像飞机客舱一样干净舒适受到人们的追捧,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也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2015年,全国铁路新线投产9531公里,超额完成1531公里,创历史最好成绩。高铁是高技术合成的产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先驱者。
2.5 绿色化工经典案例
(1)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2005年10月27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该试验区在高起点推动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特色生物、新兴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七大”产业体系日趋成熟的基础上,相继投产钾肥、纯碱、光热发电等重大基础性产业项目,为循环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2016年4月6日,400个重点项目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同步开复工。
(2)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由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司组成,是世界领先的大型工业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装饰漆公司之一。2014年上海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上,阿克苏诺贝尔突出展示了其为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建筑提供的解决方案,及其在支持城市未来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3)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橡胶防老剂6PPD、IPPD以及中间体RT培司的生产企业。遵循科技与环保的发展理念,致力于用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橡胶助剂行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新工艺,在行业内率先开发成功RT培司连续催化氢化工艺,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接近为零,大大推进了行业实现清洁工艺的进程。
2.6 绿色材料经典案例
(1)石墨烯。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它的优异性能有望在现代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引发一轮革命。它凭借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柔性显示屏、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中国石墨烯研发和专利持有已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器材重量更轻、度更强、寿命更长、维修费更低、设计更方便。纳米材料作为自然的生态统一性和生态化的实践方式之一,是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型国家必不可少的科技创新驱动。
(3)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是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农作物、其他植物及其残体)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一类新材料,生物基材料产品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或可生物降解的特性。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而研究和发展生物基材料日益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