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企业低碳管理再造的主要内容
波特在企业价值链模型中指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形成了该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在企业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其他横向协作的企业中,价值链也存在着。本研究在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低碳管理涉及的主要领域,构建了企业低碳管理再造的主要内容(见图2)。
图2 企业低碳管理再造的主要内容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基本活动的低碳管理再造主要从企业内价值逐步增值的过程来进行,企业的内部后勤、生产运营、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售后服务等都要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进行管理的再造。企业内部后勤主要从低碳运输、低碳仓管等角度着手,实现内部后勤的低碳化。而生产运营阶段,要建设或改造现有的生产线使其具有更好的碳排放效率,遵守环境排放的各类标准,进行能源管理以缩减能源的成本。发货后勤方面首先要做好发货计划,做好物流规划,尽量缩短发货周期,提高发货效率。市场营销和销售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准确的市场材料和定位信息使得消费者对企业有一个更加准确和深入的认识,向竞争对手传递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信息,对竞争对手形成一定的压力,宣传企业的低碳化成果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树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而售后服务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环保和可循环利用的配件、树立良好的低碳售后服务形象。
在辅助活动方面的低碳管理主要包括采购低碳管理、技术开发低碳管理、人力资源低碳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低碳管理等。企业在进行采购时,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碳排放量,在质量过硬的前提下挑选低碳的原材料。设计和研发产品时要将碳排放指标作为重要的要素来把握,符合有关环境排放标准,充分利用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新型能源。充分重视低碳管理的思想,在人才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低碳的理念,将追求低碳的理念作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企业的基础设施方面主要通过低碳化财务管理及积极承担企业低碳化社会责任几个方面来体现。目前,国内外大企业逐渐开始进行低碳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审计,企业低碳政策、法规执行的情况,企业低碳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情况和企业低碳社会责任履行效果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将碳减排带来的效益增加到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建立企业碳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体系,还要从相关法规和能源价格变化等角度充分考虑各类相关的风险,进行低碳财务绩效评价。
从企业外部资源管理角度来说,企业的低碳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低碳协同管理。商业运作中的采购低碳化或低碳型采购是减少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和根源,因此对供应商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企业的其他相关合作伙伴,也需要在低碳经营方面进行协作,共同树立低碳理念和低碳经营的形象,构建低碳发展企业网络,为企业的各方面协作创造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3 企业低碳管理再造的实施策略
3.1 关注低碳法规政策,充分利用财税和碳交易政策
企业要充分关注国际国内低碳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关注我国在碳减排方面的国际承诺及实现机制,结合国际经验做法制定企业低碳发展的相关战略。企业要关注碳税或环境税的征收范围,积极应对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争取税收优惠;积极争取低碳经营管理方面的政府财政支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此外,充分利用《议定书》现有的灵活机制,积极寻求国际碳合作机遇,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在国际贸易方面,关注贸易伙伴国的碳税政策,积极消除或降低新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
3.2 引领低碳消费新观念
积极支持各类低碳消费观念的宣传,通过公共关系、品牌运营等策略宣传企业的低碳产品,塑造良好的低碳企业形象,引领产品所在行业的低碳消费新趋势。适时开展碳排放认证,如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标准(IS014064)、温室气体认证要求标准(IS014065)和《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简称PAS2050)等,以此确定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向社会提供可传递的低碳发展信息。
3.3 重视低碳技术研发
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角度配合低碳发展战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其性能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碳含量,是我国企业实施低碳管理的关键方法,也是富有成效的一个领域。此外,企业还需要重视低碳技术引进和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促进企业低碳技术的良性发展。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