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制造业与信息化  »  制造业与信息化综合

标准拷问“中国制造业“的质量问题

2011/12/28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朱若婷      
关键字:2011制造业十大热点  食品安全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其中,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国家标准是中国企业和地方制定标准的基础和参考。2011年,在食品制造业,新安全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遭遇质疑,中国制造业的质量问题再次受到拷问。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其中,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作为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国家标准是中国企业和地方制定标准的基础和参考。2011年,在食品制造业,新安全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遭遇质疑,中国制造业的质量问题再次受到拷问。
 
    今年12月21日起,速冻食品新国标正式实施。在新国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不得检出”改为“限量检出”。而此前,思念、三全、湾仔码头三大饺子品牌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民众巨大关注。
 
    无独有偶,民众发现在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2010年6月悄然施行的乳品行业的鲜奶“新国标”将“送审稿”中确定的“每百克鲜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克”,调降为2.8克,将“每毫升鲜乳含有的菌落不超过50万个”,调降为200万个,而欧美国家一般都要求每毫升生鲜乳的菌落数含量在10万个以下,蛋白质每100克要达到3.0克以上。
 
    两项“新国标”中都有将关键指标调降的做法,引起公众高度关注。面对社会对新国标“降低门”的质疑,卫生部回应称质疑系误读。此前我国大部分卫生标准都是与欧盟接轨,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但由于我国行业集中化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很多新国标比照美国制订,相对宽泛一些,但制订原则一定是在安全的范围内。
 
    对于卫生部的回应,社会争议仍然很激烈。有爆料称乳业新国标中,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重新制定的乳品国家安全标准,在出台前的最后一刻,却修改了两项关键标准。速冻食品新国标也在几大品牌之后出台。“行业巨头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就地不就高”绑架了消费者的利益,不少消费者认为此举造成行业标准的倒退。
 
    对此,专家解释,国标应相当于“最低门槛”,如果过高导致企业都不能达标则毫无意义,现在的标准是让企业够到及格线。事实上,除了国家标准,我国还存在很多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要鼓励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从市面上不少鲜奶包装上,仍然可以看到蛋白质大于2.8的例子。虽然结果似乎印证新国标是“及格线”一说。但是在消费者看来,食品安全标准越“高”越好。提高标准必然导致成本上升,而新国标是降低标准的,其中缩减的成本利益为食品企业所得,因此,最终说法都难以服众。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标准制订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并要求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卫生部表示,企业界代表只参与了前两个环节,而且乳品新国标制订过程中,具体起草的专家有70多位,其中企业代表仅9人。所以,大企业不可能绑架消费者的利益。
 
      如果一切皆合理,那么为何又会出现诸多“拷问”?其实问题还是出在透明度的问题上。一来新国标很多指标是专业,普通民众只会看懂数字,而不知道其意义。据悉,新国标其实增加了其他很多项新检验指标,有很多进步之处。二来新国标事后被爆出企业起草和临时改动,消费者却事先未知,这样更令人生疑。
 
    此前“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更多聚焦在自主创新不够,本身的质量问题上。而此次食品制造的诸多问题,反应了信任度及市场透明度的问题。11月28,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布的《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包括食品、纺织、包装等消费品工业,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应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根据以上规定,任何政府机构、行业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均可提出制定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立项建议。
 
     可以看出,在这场拷问下,有关部门已经看到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的重要。不过乳业食品制造的风波似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26日,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具有很强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M1超标高达140%,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在食品制造发生这么多问题之后,重建消费者对标准的信任度显得更为艰难。
 
相关链接:
 食品新国标为何屡屡被质疑?“企业”能否操纵?
http://news.e-works.net.cn/category6/news43220.htm
有多少国标被行业巨头所绑架
http://news.e-works.net.cn/category6/news43228.htm
乳业标准之争实为大佬之争:光明VS伊利蒙牛
http://news.e-works.net.cn/category6/news43235.htm
责任编辑:刘丽娜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