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文章频道  »  产品创新数字化(PLM)  »  PDM/PLM

信息化选型征文:投产BOM管理系统项目选型及应用

2014/7/1    来源:e-works    特约撰稿人:李明  杨晓勇      
关键字:投产BOM管理系统  投产控制明细管理  BOM  BOM配置管理  
投产BOM管理系统”为规范产品开发,积累了知识,提供了有力手段。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管理、制造、采购、营销和结算等方面的水平,促进公司的发展,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效益做出贡献。

一、企业概况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大型高端支柱型重型商用汽车制造企业。1988年引进德国戴姆勒·奔驰重型载货汽车全套专有制造技术和装备,1995年全面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经过二十余年奋斗,北奔重汽集团已成长为国内重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骨干企业。

    北奔重汽集团总部在内蒙古包头市,拥有资产总额136亿元,占地总面积达232万平方米。整车总装基地布局于包头、蓬莱和重庆三地,年产能达到9.5万辆。产品研发人员聚集在包头、北京、重庆三地,新的高等级科研基地正筹建于天津开发区。营销、服务、备件供应网络密布全国,与德国采埃孚公司合资成立的变速器公司已在重庆挂牌营业。下辖的两个专用车改装工厂,分别位于包头市青山区和新疆乌鲁木齐。同时在包头市建有客车生产基地,已形成批量生产及销售。

    目前集团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已涵盖PLM系统CRM系统、OA系统、金算盘财务系统、用友系统、SRM系统、条形码和下线结算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投产控制BOM系统、手持机和GPS系统等一系列核心信息化管理系统,涉及到了集团公司的销售备件和服务业务、研发和工艺业务、制造和生产业务、采购和物流业务等。基本完成了所有核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积极规划和实施企业级BOM管理系统和ERP系统,逐步解决集团公司目前存在的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二、投产BOM管理系统选型

    1、项目背景

    为了解决集团公司以制造BOM为中心的总体要求,信息化部门联合制造技术部门与工艺部门共同成立了“投产BOM管理系统”项目组。逐步解决长期以来依靠Excel表格进行手工管理数据效率低、安全性差,没有系统平台支持导致《投产控制明细》和《单车BOM清单》数据不能集中管理且无法对外发布等问题。同时缩短了产品问题发现和处理的周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后续ERP系统的顺利开发奠定准确的BOM数据基础。开发“投产BOM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投产BOM”数据管理:实现投产BOM数据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化;2、投产放行管理:实现投产控制BOM的变更管理和版本管理,并建立变更项目的工艺路线及工位信息管理流程;3、BOM配置管理:实现自动配置生成单车型《BOM清单》的功能,并建立《BOM清单》发布流程。

    在项目选型过程中,信息化部门充分考虑目前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制造、生产部门的已有信息化系统支撑情况,选择了一家已经为集团公司制造和生产部门开发了众多信息化系统的包头本地公司作为软件开发商,能够较为快速和准确的了解并开发符合公司要求的投产BOM管理系统,并能够通过该系统作为制造系统的核心逐步将各个下游信息化系统串联起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2、项目目标

    在公司整个生产环节内,利用本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准确的和健全的产品基础数据管理体系,为后续ERP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对未来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作用。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了产品、工艺、生产BOM基础数据,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将原有分散的数据集中化处理,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本系统的实施能够实现产品数据的定向共享,提高了业务数据存储的时效性,保证了销售合同生产的一致性,增强了市场反应速度。减少了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周期。通过使用本系统,加大了产品数据的安全性,为维护整个公司产品的知识产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护手段;通过使用本系统,实现了对产品综合数据处理过程的可追溯和可跟踪,缩短了产品问题发现和处理的周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通过使用本系统,实现了用户产品配置同产品设计高度统一,提高采购的合理性;通过使用本系统,保证了零部件数据同整车数据相吻合,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通过使用本系统,减少了人工处理的环节,降低了数据的错误率,减少了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使用本系统,减少了数据处理的局限性,增强了业务数据的可扩展性。

    3、项目选型详情

    3.1 选型总体情况和原则

    该项目在建设之初立足点在于能够快速解决生产环节数据源准确性的问题,所以整个项目实施公司选型的前提就是与本公司有过成功信息化系统实施经验并且能够比较准确的了解生产环节业务流程的公司,通过筛选初步选定了与我公司实施PLM系统的厂商A,实施过CRM系统的厂商B,和实施过条形码、下线结算、采购份额系统的厂商C作为招标厂商。

    3.2 选择厂商的思路和考虑因素

    由于该项目实施主要为生产系统的提供数据源并且软件投入费用也比较小,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多家实施公司的方案,各家实施方案都有其优缺点:

    厂商A方案:利用PLM系统中的研发中心设计BOM数据作为数据源头,通过建立产品配置关系,系统自动生成投产控制明细与物料清单,另外开发新功能模块规范研发中心设计变更指令,形成标准指令,约束设计人员设计变更指令的随意性。

    能够准确满足投产控制的要求,但由于后续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研发数据的反馈与更改,投产控制不能修改研发中心数据,需要另外构建一套和研发数据同步的数据,这样就会带来系统建设难度加大,花费巨大。

    厂商B方案:建立独立的投产控制明细维护、产品配置功能与指令维护模块,并与销售和备件系统对接,逐步实现销售到生产数据的闭环管理。

    CRM系统在公司运行情况良好,并且能够支撑投产业务,领导认可度高。但由于其既没有研发中心的数据和业务支撑,又无法快速而准确的接入到生产系统,从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撑,短时间无法满足业务部门的使用需求,且花费较大。

    厂商C方案:利用PLM系统导出的研发中心设计BOM数据,投产控制人员经过准确性和时效性处理,导入到投产BOM系统中,形成独立于研发BOM数据的投产控制BOM数据。投产控制BOM数据既能够独立于研发中心BOM数据,又能通过研发中心设计变更指令随时保证和研发中心数据的一致性,系统通过良好的产品配置功能可以满足生产环节数据准确的要求。

    由于C厂商为包头本地公司,没有进行过大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但其在公司生产、制造、采购环节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独立的应用系统,每个应用系统都能够支撑相应的业务。我们选择其作为候选厂商主要看中其对整个生产环节业务的熟悉度和后续对于生产、采购、制造环节集成有一套完善的设计方案。我们在选型之初与业务部门沟通中达到共识,由于其经验相对缺乏,要求我们的项目技术方案要尽量全面和准确,并能够给软件实施公司提供完整的业务流程分析和每个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功能点,尽量避免由于实施公司本身经验不足导致的系统难以推进的问题。

    3.3 选型小组成员

    由于该系统在整个生产和制造环节的重要性,选型小组必须涉及到所有相关部门,其中包括投产控制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物资采购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项目组长由制造生产部部长和战略发展部部长共同担任,保证选型成功。

    3.4 选型结果

    经过招投标,最终厂商C方案成为最终的实施方案。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新闻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
数字化企业网首页